視頻播放完畢,全網瞬間沸騰。
大家迫不及待的在社交平台上分享自己的心情。
各大社交平台上的討論如潮水般湧現,相關話題以驚人的速度衝上熱搜榜首。
讚歎《北京歡迎你》這個主體自然是不用多說。v中出現的地標更是大家討論的重點。
即便是京市本地人,都紛紛出現。
說自己從沒發現自己家居然有那麼多的知名地點,有些甚至都沒有去過。
看了這個視頻後,甚至做了個筆記,要好好去打卡一遍。v遊京市的詞條。
“哈哈哈哈啊!前幾天因為看到臣哥他們去了太廟,昨天剛去!!”
“作為一個在北京生活了二十年的‘土著’,我居然不知道西郊還有這麼美的銀杏大道。”v才發現,我每天路過的胡同口在鏡頭裡這麼美!”
除了這些,重中之重的討論點自然是參演的明星大腕們。
有網友製作了詳細的出演名單解析帖:
【樂壇常青樹】劉撼東、孟青弦、陳嶼風……
【實力唱將】方攜耘、江映潮……
【影視演員】陳元生、舒毓卿……
【體育名人】宋小雙、王天鵬……
【新生代偶像】gaaxias、sunrays、緋色時代……
評論區一片驚歎。
更讓人驚喜的是,許多參演藝人也在微博上互動起來。
武義建直接了賀遇臣誇,讓粉絲們大呼武導“腫麼了”。
隨著討論持續發酵,彆樣的聲音也陸續出現。
比如討論誰的時長多、誰的時長少,討論誰出現的次數多,誰出現的次數少。
這樣的聲音一出現,就遭到了網友們的集體抵製,被噴的不敢露頭。
“請彆把你們粉圈那套放到這兒來。你確定不是在給你哥哥姐姐招黑?”v裡,彆說唱了,能出現一秒都得拜拜說榮幸了。”
“百花齊放啥意思懂嗎?彆老想自己偶像露頭,不是什麼好事。”
“人賀遇臣都那樣了……啥都沒說,你giegie才唱了幾個字啊?按秒收費是吧?”
“抱走臣哥,我們不參與這種無聊攀比!”
“看完視頻後麵的合唱切鏡和後麵的參演名單,我頓悟了!之前還在奇怪,什麼視頻,居然連參演者都不,那確實……89個人,過來嗎……”
“誒?我記得劉南駿是獅城人,不是我們華國的!為啥有外國人?”
“……這個問題我想歌詞已經給出答案了,什麼叫包容?什麼叫北京歡迎你?”
“內娛確實被某些資本和流量玩法桎梏太久了……放以前是多麼正常的事情,現在居然值得一問。更諷刺的是,當真正有品質的內容出現時,大家反而覺得不真實了。”
關於項目執行效率的討論尤為熱烈。資深影視從業者片場老貓發長文分析:
“這個項目最恐怖的不是陣容,而是執行效率。從企劃到成片隻用了一周左右,這意味著:
1、89位藝人必須在48小時內協調好檔期。
2、太廟、正陽門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拍攝許可在24小時內特批完成。
3、後期團隊分三班倒24小時不間斷工作
這背後體現的是驚人的組織協調能力,說是‘華國速度’的典範也不為過。”
“不說沒感覺,一說、真的好強!要說不愧是國家力量嗎?”
“沒人覺得賀遇臣這樣很誇張嗎……真的會有人……怎麼說呢?這麼強?”
“這麼說吧,組織單位是文娛部,承辦單位是文聯,導演是第五代最出名的倆導演及其弟子們,參演的都是頭部藝人,劉撼東方攜耘這些都不說了,賀遇臣指揮得動誰?而且武導不還直接他誇嗎?
我個人覺得,他有真本事,多大本事不知道,就給人感覺挺牛的,人看上去沒什麼花花腸子,很踏實、很可靠,正經的不像個愛豆沒說愛豆不好的意思)。”
這條微博評論是中肯的,許多人還處在興奮勁上,沒來得及細想。
也有興奮完反應過來的。
“票都賣完了……你給我上宣傳視頻了……”
“誰教你這麼宣傳的啊!!誰!!宣傳組給我開掉!開掉!!”
“啊、可惡!突然失去希望……難道我隻能抱著《北京歡迎你》度過這難熬的幾天了嗎?!”
“能不能加票!!!不能加票你為什麼要放《北京歡迎你》!”
所有討論繞了一圈,再度回到“門票”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