賀遇臣跟隨聶華苓穿過走廊。
走廊上,工作人員們忙碌地穿梭其間,進行最後的收尾工作。
見到兩人紛紛停下腳步。
大多數人年輕人的視線都停在賀遇臣身上。
少數認識聶華苓的則恭敬地喊了聲“聶部長”。
那些不認識的見狀也趕緊跟著問好,
賀遇臣兩人輕點頭致意後繼續前行。
轉過兩個彎後,他們來到了今早會見八一廠廠長的臨時休息室。
推開門,裡麵坐了好幾個人。
正對門口的,是一位戴著金絲眼鏡、氣質儒雅的中年男子。
“文聯錢主席你見過的,這位是文旅部的鐘部長、廣電的陳副主任,這位是共青團中央宣傳部的李部長。”
聶華苓一一介紹道。
那位戴眼鏡的中年男子,便是共青團的李部長。
剩下的幾人,約莫是這幾位的秘書或副手。
李部長站起身,態度十分熱絡。
上前便握住賀遇臣的手:“小賀啊,你們今晚的表演太精彩了。幾首融合傳統元素的原創曲目,讓人耳目一新。”
賀遇臣眉頭一跳。
果然簡短的寒暄過後,李部長話鋒一轉,道出今天會麵的重點:
“我們想邀請你為今年的五四青年節創作一首主題曲。”
根據李部長的詳細介紹。
得知今年的五四青年節並非逢五逢十的整周年紀念,但意義同樣重大。
這兩年,從建黨百年到建團百年,官方的各項大型紀念活動特彆多,規格和影響力都在不斷提升。
“再加上中央對青年工作的高度重視,今年五四活動的籌備工作比往年都要早,要求也更高。”
說到這裡,李部長從秘書手中接過一份企劃書遞給賀遇臣。
賀遇臣接過翻看。
第一頁寫著——
“五四青年節企劃:「青年誌?正發聲」”
下方是核心主題:
“以‘青年力量’為內核,聯動藝人用‘專業能力+社會表達’詮釋五四精神,打破‘流量化’紀念模式……”
主要內容分為三塊。
“行業青年說”短片、“青春接力”舞台、“青年行動”聯動。
李部長的言外之意,是希望賀遇臣能夠“深入”參與到這次企劃中,最好是全程配合。
但賀遇臣的通告早就排到下半年。
隻能說,寫歌,沒問題。
錄製短片,沒問題。
但後麵兩項……
剛結束歌會,賀遇臣渾身冒著汗,整個人熱騰騰的。
耳邊,李部長和其秘書的講解與補充漸漸停下。
賀遇臣合上企劃案。
“李部長,看了今晚的表演,不知道您除了對gaaxias的印象深刻,對其他表演的印象如何?”
這個突如其來的問題,讓原本在旁低聲討論的幾位“大佬”,不約而同地停下了交談。
所有人的目光都齊刷刷地投向賀遇臣。
看似答非所問,但房間中哪個不是人精?
正因為他們都是人精,才更加驚訝。
這年輕人竟這樣無私嗎?
國家級規格的活動,竟想把這樣好的機會讓出去?
年紀輕輕就有這樣的格局?
幾位領導交換著意味深長的眼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