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愛是愉快是難過是陶醉是情緒
或在日後視作傳奇
愛是盟約是習慣是時間是白發
也叫你我乍驚乍喜”
歌聲從冷寂的月色裡漫出。
由冷至暖,由空到實。
沒有音程跳躍,如同一句話沒說完,下一句自然接上。
人聲自然滑入,與前奏完全連貫。
妥帖得像天生就該如此。
舒毓卿的嗓音清亮如初,卻比年輕時多了層歲月沉澱的溫潤。
賀遇臣的和聲則如影隨形,不搶不喧,為母親的聲線鋪就最堅實的底色。
就像兩人並肩行走時的腳步聲,輕柔卻紮實。
若說前奏是無主視角,那主歌開口的瞬間,旋律從單線條變成帶歌詞的敘事線。
鋼琴從主奏退為伴奏,將舞台中央完完全全讓給人聲。
聽眾的注意力從感受氛圍自然轉向聽故事。
兩人開口的同時,悄悄加入低音貝斯和輕微的鼓刷。
觀眾們隻覺得像是有人拿著細軟的小刷子,在耳廓最敏感處輕輕掃過,激起一陣細微的顫栗。
大屏幕上的畫麵也隨之變化。
原本孤懸的冷月漸漸染上暖色,月光中浮現出《神雕俠侶》經典片段的剪影。
【哇,我總感覺自己沒有完全看過卿姐版本的神雕,可是聽著歌聲再看後麵的剪影,居然能和腦子裡的畫麵一一對應。】
【好“舊”的曲風,明明節奏沒那麼強烈,卻讓我感受到武俠的風骨還有柔情底色。和神雕好適配。】
【不敢想象,當年如果就有這首歌,能有多經典。】
【我猜對了!臣哥果然唱了粵語歌,嗚~光聽歌聲就覺得粵語好好好好好聽!】
【臣哥這是看了多少遍媽媽演得電視劇啊!】
【以“柔”為骨,以“情”為鋒,查老所有作品中,我最喜歡的就是神雕,這首歌簡直……真的有“讓愛情成為比刀劍更有力量的存在”那感覺了。】
【兩人的和聲好厲害,誰都沒蓋過誰,這才是和聲的真諦。】
【第一次聽卿姐唱歌,居然這麼厲害!要說不愧是臣哥麻麻嗎!】
【前麵的,這麼說吧,之前那首《倆倆相忘》原唱就是卿姐。】
【都忘了嗎……卿姐的媽媽是昆曲大家啊,就算沒女承母業,總歸耳濡目染,再到臣哥這兒,也算一脈相承了。】
【果然,看彈幕是能get到新知識的。隻知道舒老師是臣哥麻麻,沒想到這麼厲害,等看完節目就去搜一下!】
【讚同前麵的,隻看過阿卿作品,沒想到兒子也這麼優秀。這麼多年了,唱功比以前更厲害。】
【仔細聽歌詞……哦,大部分人聽不懂,那看後麵的歌詞!每一段都能對應劇情名場麵誒,賀遇臣也太厲害了。】
彈幕刷得飛快,粉絲們第一次聽賀遇臣唱粵語歌,激動之餘卻更沉浸在歌曲本身。
賀遇臣咬字有力卻不生硬,嗓音中的“江湖意”,就像楊過的性格,外放、炙熱、少年俠氣。
舒毓卿的聲線空靈縹緲,貼合小龍女“不食人間煙火”的氣質,卻在歌聲中藏著堅定和決絕。
正如觀眾的彈幕所說。
這首歌的歌詞,完美契合劇中對應的名場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