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瀟蹦蹦跳跳地繞過桌子,在外婆身邊坐下,太姥姥太姥爺則坐在另一邊。
他好奇地打量著這兩個陌生的男孩,他們一個壯高個,一個矮瘦,都穿著洗得發白的粗布衣服,褲子上還沾著些許泥土,像是剛從田裡回來。
王瀟歪著頭,眼裡充滿了疑問。
“外婆,他們兩個是誰啊?”王瀟問道,聲音清脆如銀鈴般。
趙前亮慈愛地摸了摸外孫的頭,輕聲說道:“吃飯的時候,不能說話,吃完飯慢慢說。”
王瀟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,小嘴微微撅起,但很快就被桌上香噴噴的飯菜吸引了注意力。
紅燒黃河鯉魚的香味在空氣中彌漫,勾起了大家的食欲。
“吃飯彆說話”,這是改燈的爹“假洋鬼子”在家裡興的規矩。
靠近黃河,以前爺爺經常下河捕魚,便燈小時候,吃魚卡住喉嚨,還是到醫院去才取出魚刺。
從那以後,“假洋鬼子”就規定:就吃飯的時候彆說話,在家裡是,外麵走親戚也是!
村裡人嘲笑“假洋鬼子”的規矩,但“假洋鬼子”我行我素,哪怕他意外去世,家裡也習慣吃飯的時候不說話。
當然,有客人來,會另外破例。
改燈對著倆小子說:“聽到沒有?吃飯不能說話!吃完飯慢慢說,我要問你們幾個問題!”
“好!不說話!”小順子馬上表態,還用手捂住嘴巴,表示自己會乖乖聽話。
便燈招呼倆小子坐,眾人落座,改燈發令:“舉起筷子,向紅燒黃河鯉魚開炮!”
然後舉起筷子夾了一塊魚肉。
“紅燒黃河鯉魚!”小順子興奮地大聲喊叫。
改燈做了一個閉嘴的手勢,王瀟看著小順子笑,但也沒有說話,慢慢地跟著小舅拈了一塊魚。
大家都慢慢地品嘗小霞第一次做的紅燒黃河鯉魚,頻頻點頭。
馬滿圈不管那麼多,毫不客氣地開吃,也學主人一樣,認真吃飯,不說話。
小順子拈了一塊魚肉,放在碗裡,看看這個看看那個,改燈向他示意:吃啊!
紅燒鯉魚的香味在空氣中彌漫,勾引著小順子的味蕾。
他早就聽過彆人擺談黃河鯉魚的美味,卻從來沒機會品嘗。
他想起娘還在世的時候,住在同院的小石頭,總是吹噓他爺爺是黃河邊上最好的漁民,每次都能捕到又大又肥的鯉魚。
小石頭說,紅燒鯉魚肉質鮮嫩,入口即化,比過年吃的豬肉還要香。
小順子聽得直咽口水,纏著爹娘也要吃紅燒鯉魚,可他爹娘隻是歎氣,說家裡窮,吃不起這麼貴的魚,關鍵是,也沒有人來賣啊。
今天,他終於如願以償,而且還是小霞姐姐親自下廚,這讓他更加期待。
看著擺在桌子上的紅燒鯉魚,再看看拈進碗裡的魚肉,小順子忍不住伸長脖子,貪婪地嗅著那股濃鬱的香味。
魚身被炸得金黃酥脆,上麵淋著紅亮的醬汁,點綴著翠綠的蔥花,光是看著就讓人垂涎欲滴。
小順子夾起魚肉,顧不上燙,直接塞進了嘴裡。
“哇!”魚肉剛一入口,小順子就被驚豔到了。
外皮酥脆,內裡鮮嫩,魚肉的鮮美和醬汁的濃鬱完美融合,再加上一絲絲甜味,簡直是人間美味!
小順子瞪大眼睛,張大嘴巴,想要大聲讚美這道菜的美味,卻突然想起了改燈的規矩:吃飯的時候不能說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