寶成鐵路的火車,發出“嗚——”的一聲長鳴,噴出一股股濃密的黑色煙霧,緩緩駛離了站台,向著遠方奔馳而去。
搖搖晃晃的車廂裡,改燈和小霞找到自己的座位,費力地擠過擁擠的人群,總算安頓了下來。
剛開始的時候,車廂裡還算寬鬆。
但隨著火車一路向前,經過了一個又一個小站,陸陸續續上來許多乘客,車廂裡的人也越來越多,越來越擠,空氣也變得渾濁起來。
找到自己的座位,改燈把行李安置妥當,小霞則好奇地打量著車廂裡的景象。
小霞來的時候,思鄉心切,都沒注意火車上的情景。
現在沒找到親人,返回時,反而放下了焦慮。
改燈也是同樣的心理,來的時候沒注意,返回去才發現,這蜀地盆地,大冬天的,滿地綠色,有些地方,居然還開著花!
綠皮火車,車廂內飾雖然簡樸,卻充滿著生活的氣息。
車窗可以打開,涼爽的風帶著田野的芬芳撲麵而來,夾雜著陣陣煤煙味,構成了一種奇特的旅行體驗。
隨著火車緩緩啟動,車廂內漸漸熱鬨起來。
人們操著各地口音,興奮地聊著家長裡短,分享著旅途的見聞。
經過幾個小站後,上車的人越來越多,車廂裡的人流彙聚成一片喧囂的海洋。
那個年代的綠皮火車,擁擠的狀況,對於現在的年輕人來說,簡直是難以想象的景象。
那時交通不便,綠皮火車是人們出行最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。
尤其是在春運或者節假日,車廂裡的擁擠程度,是現在的人難以想象的。
原本設計載客量有限的車廂內,硬是塞滿了黑壓壓的人群,仿佛沙丁魚罐頭一般。
行李架上早已被大包小包塞得滿滿當當,一些旅客乾脆把行李墊在身下當做“座位”。
過道上,人挨著人,摩肩接踵,幾乎無處下腳。
硬座車廂裡,本來一排隻能坐三個人的座位,硬是被擠進了五個甚至更多人。
好心人會側著身子,儘量給彆人騰出一點空間。
“哎呦,小夥子,你往裡邊擠擠,我腿都麻了。”一位大娘吃力地挪動著身子,對旁邊的小夥子說道。
“大娘,您坐我這兒吧,我年輕,站會兒沒事。”小夥子見狀,連忙起身給大娘讓座。
座位上,有些是情侶依偎在一起,低聲細語;有些則是三四個朋友結伴而行,談天說地,笑聲不斷。
甚至在座位底下,人們的鞋底踩踏的地方,都躺著一些乘客。
他們蜷縮著身體,用衣物包裹著頭臉,試圖在擁擠的車廂裡找到一絲安穩的睡眠。
悶熱的車廂裡,各種氣味混雜在一起,汗臭味、腳臭味、方便麵味、水果味……簡直令人窒息。
“啤酒飲料礦泉水,花生瓜子八寶粥,來,腿收一下……”
就在這時,一位推著小推車的列車員,一邊吆喝著,一邊艱難地從擁擠的過道上緩緩走過。
每當這時,周圍的乘客都會自覺地把腿往回收一收,把過道上的位置騰出一部分來,好讓送貨員的小推車或者小貨車能夠順利通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