示威還不夠,最後還補了一刀。
此舉是怕賈琮看不明白,特意說明一下,右殿司是義忠侯的地盤?
官場上,除了要爭權奪利之外,首先就是要有自己的基本盤。
看來,這個右殿司已經被義忠侯拿得死死的,賈琮不要妄想插手了。
“無妨,義忠侯本就主管右殿司,自然是有發號施令的權利。”
如今,賈琮剛走馬上任,左殿司都還沒掌握住,對於右殿司賈琮是毫無興趣的。
義忠侯見到賈琮很沉得住氣後,臉色不變,但是心中卻是暗道。
這個小子不是莽撞的性格嘛?
自己如此示威,這個小子都能忍得下來?
義忠侯昨夜宴會時,隻看到賈琮莽撞的一麵,所以以為賈琮就是一個莽夫。
沒想到的是,他猜錯了,賈琮很沉得住氣。
心中有些失望賈琮沒有搞事情,要是起了爭執,就可以向陛下稟報了。
搞暗諜的人,都喜歡打小報告。
見到賈琮沒有暴怒,義忠侯也隻能暫時偃旗息鼓,轉而將話題說到了邊關走私案上。
“左都統,陛下吩咐過,讓本侯一旁協助你處理邊關走私案。
隻不過,本侯公務太忙了,本侯能協助的地方也是有限,還請左都統見諒!
不過,你我二人是同僚,左都統要是遇到了解決不了的麻煩,可以前來尋本侯,本侯定當儘力。”
義忠侯先是示威,現在更是要和賈琮劃清界限。
這邊關走私案,義忠侯是一點也不想沾上。
想到邊關走私案,義忠侯即是佩服賈琮的膽量,也是鄙夷賈琮的愚蠢。
邊關走私案,作為暗諜頭子的義忠侯自然是知道的。
而且,義忠侯知道的詳情,遠遠比賈琮要深得多。
正是因為知道得很深,所以,義忠侯才知道這裡麵的水有多深。
這邊關走私生意,並不是一兩年才有的,而是已經有了十幾年時間。
這其中的關係錯綜複雜,不僅牽扯到十幾家勳貴,其背後還有更大的人物。
這就是一個燙手的山芋,誰碰絕對一手的傷。
搞不好,最後還會引火燒身而死。
大虞滿朝文武中,就算是右相秦思源,恐怕都不敢輕易接下邊關走私案。
而如今,賈琮卻接了下來。
一個十四歲以軍功封爵,明明前途無量,卻偏偏如此不智。
這在義忠侯心中,賈琮就是太過於年輕了,所以才會如此的愚蠢。
少年人終究是少年人,做事情隻憑著一腔熱血。
殊不知,在官場上做事,那是需要經驗的。
這個賈琮,還是官場經驗不夠多啊!
想到自己不沾此案,真是一個明智之選。
一旁的賈琮,聽到義忠侯完全不想沾邊關走私案後,眼神閃了閃。
賈琮並不知道義忠侯這個暗諜頭子的想法,不過,就算知道也無所謂。
義忠侯這個暗諜頭子因為不見光的原因,早就變得謹小慎微了,以他的想法,怎麼能夠理解賈琮的謀劃。
賈琮和義忠侯,本就是兩個截然不同的人,一個黑暗,一個光明。
原本賈琮還愁著,邊關走私案會不會有人來搶功。
而如今,因為膽小,搶功的人自己先害怕得不敢沾上。
這不是正合賈琮的心意。
賈琮不僅沒有生氣,反而難得地露出笑容。
“右都統,既然你公務繁忙,那我自然不會打擾你!
這邊關走私案,我獨自承當。”
有人給自己送枕頭,賈琮自然是接了過去。
義忠侯聽到賈琮的話後,看到賈琮絲毫沒有不滿的表情,甚至無比的高興,心中就是一頓。
這一刻,義忠侯感覺自己好像錯失良機一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