果不其然,後麵各國皆是這般操作。
仿佛是被一個老師教出來一般。
塗一樂不禁在想,是不是有人故意從中作梗,陷他於不義之地。
此等時候,皇室宗親蠢蠢欲動,正是暗流湧動之時。
看來,樹大招風,要好好徹查一番。
但這風,比塗一樂預想得還要大、還要急。
好在,小皇帝顯得並不在意。
後麵一直麵帶一絲微笑,接受各國使團朝拜。
終於,各國使團全部完成覲見。
寬廣大殿之上,竟然變得略顯擁擠。
小皇帝雖有一絲不悅,但終歸是極為欣喜。
這般盛況還是前所未有過的。
他深知,這一切歸功於塗一樂。
若是放在以前,各個小國要不然是從不來往。
好上一些的,會簡單派來使者,算是兩國建立起溝通。
今日大殿之上,便可見一斑,與之前大為不同。
各國使團無不說著大奉話,再無需繁瑣翻譯。
哪個不要命的,敢在京都皇宮中說本國語言?
塗一樂可是下令,倭瀛但凡說本國話,都要被立即哢嚓掉。
切莫一時大意,在此丟了性命。
覲見之時,無不下跪行叩拜大禮。
若是換做以前,出使便算是有意交好,不行跪拜,亦不好說些什麼。
使團無不表示,願意歸順大奉、俯首稱臣。
各國均被震懾,君主無不做出明智選擇。
若是一個不小心,迎來大奉鐵騎,連個保有王位的機會都沒有。
“各國使團先行返回,今晚在宮中設宴,聖上款待各國使者。”
洪公公的聲音響徹大殿。
說得是款待使者,而不是使團。
這再明顯不過。
隻是走個過場,無需再來這麼多人。
“大奉皇帝,萬歲,萬歲,萬萬歲。”
眾人無不跪倒在地行禮,而後才謹小慎微離去。
小皇帝雖然欣喜,但仍然有一絲絲憂慮。
他便將塗一樂單獨留了下來。
“豐梅王,還有幾國沒有派來使團,朕想聽一聽你的見解?”
小皇帝麵帶微笑,詢問起來。
塗一樂心中略感一絲詫異。
他深知,小皇帝最想解開公主之事心結。
但小皇帝卻不率先詢問此事。
的確,小皇帝成長許多。
塗一樂深吸一口氣,快速說道:
“麗真,剛剛與大奉並肩作戰。雖然表現出親密無間,可依然有當年之事,擱在兩國之間。”
“乃渠,幾次三番作亂、反複橫跳。想必他們是仍有作亂之心,亦或是沒臉、沒膽前來。”
“韋芝,原本是派了使團前來。但那主使乃是本王門下之人,行事不端,被我遣返回去。”
小皇帝思索片刻,轉而繼續問道:
“這三國,理應如何應對?”
“麗真,皇室可昭告天下,將當年之事講明,麗真自然會與大奉重歸於好。當年之事,乃是先帝之時,安親王一黨佟、官二人所為。昭告天下,不會折損皇室顏麵,反倒會令各國心悅臣服。”
“至於乃渠,周邊各國已臣服大奉,單憑他自己已經掀不起風浪。隻要密切關注,膽敢再有異動,令韓老將軍出兵剿滅便是。”
“韋芝,乃是本王之謀劃。開出苛刻條件,韋芝王若是不應,那便立即出兵剿滅。如若韋芝王欣然答應,那皇上再給予恩典,韋芝便是誠心歸順,能作為大奉南方緩衝帶、橋頭堡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