禦書房之中,陷入片刻沉寂。
張明承見小皇帝不悅。
他轉而想到張烈棣的計謀。
“皇上,可以收集豐梅王罪證,轉而令天下人知曉。
漸漸削弱其威望與勢力,最終將其拿下。”
小皇帝看向書架之上,那一摞摞塗一樂親自呈上的罪證。
這般謀劃,卻與塗一樂對付安親王如出一轍。
想來卻是好笑至極。
“丞相放手去辦便是。但要記住,並非是針對豐梅王,而是整頓吏治而已。”
小皇帝並不寄希望於這個草包,隻想有個一勞永逸辦法。
哪怕是令張明承去赴死,與塗一樂硬碰一番,也好看看塗一樂的真實想法。
“皇上,塗一樂扶植親信,他在朝中根深蒂固。臣提議,啟用提拔宗親,替換掉塗一樂之黨羽。臣想著,戶部尚書便由……”
小皇帝立即抬手打斷,全然不想聽細節:
“你乃是丞相,自然由你處置便是。”
小皇帝有著自己打算。
如若出了問題,便推在草包張明承的身上。
他,便是小皇帝與塗一樂之間的緩衝帶。
小皇帝不禁自嘲一笑,這些還都是塗一樂所教。
“皇上聖明。”
張明承欣喜若狂。
他得了小皇帝允諾,今後便可大展拳腳。
再沒人敢阻攔他分毫。
現在可以安插宗親在高位,今後將再無人敢輕視他。
若是真的到了扳倒豐梅王的那一天,他便是權傾朝野之人。
裂土封王,亦是極有可能。
高公公在一旁,卻能看得分明。
他已經斷定,無論發生什麼,張明承都不會善終。
早朝。
一切如往常一樣,按部就班。
唯獨不一樣的,塗一樂端坐在太師椅之上。
彰顯著,他獨一無二的地位。
張明承雖然身為丞相,但小皇帝並未賜予他座位。
到了最後,例行公事一般。
張明承緩步來到中間:
“皇上,臣有事啟奏。戶部政務平平,長久以來毫無起色。臣請旨,更換戶部尚書……”
大殿之上,響起竊竊私語聲音。
而卓萬裡穩穩站定,並無絲毫反應。
小皇帝微微轉頭,看向一旁的塗一樂。
而塗一樂隻是穩穩坐定,極為平靜,毫無半點動作。
“準奏。”
小皇帝略帶怒意說道。
“禮部政務懈怠,多國使團受到怠慢,致使大奉外交諸事處於被動。臣請旨……”
“準奏。”
“吏部政務……”
“準奏。”
“都察院禦史……”
“準奏。”
……
小皇帝如同置氣一般,無論說到什麼,都是準奏。
大殿之上,聲響越來越大。
雖然未涉及外戚勢力範圍,但武子煥與眾多朝臣,亦是憂心起來。
這般胡亂撤換、任命,無異於是在搞亂朝堂。
然而,並無人站出來講話。
張明承甚是得意,越說越起勁:
“兵部官軍選授不利、兵馬調動不明……”
這一次,小皇帝卻默不作聲。
他已覺察到,張明承太過胡來,毫無分寸可言。
小皇帝一味縱容,剛剛都說到了哪些,卻記不太清。
可若是說到兵部,雖然是支持塗一樂,但並非能輕易去觸碰、撼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