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公公環顧四周,轉而極為小聲說道:
“皇上囑托,切莫令宗親平攤戶部虧空。”
張明承倒吸一口涼氣。
這等同於斷了他唯一後路:
“高公公,還請回稟皇上,此事已無他法。”
“皇上還說,如若丞相堅持,便令老奴告知於你。安親王便是因此失了人心。”
張明承長籲短歎、萬念俱灰。
三天後,定榮城。
宗親們群情激憤、鬨僵起來。
他們聚集在定榮府衙門前,圍得水泄不通。
而府衙大門緊閉,不敢開門應對。
礙於不得詔不可進入京都,大部分宗親隻得留在定榮城。
而一小部分有官職者,早已趕赴京都。
張明承及宗親大臣的所作所為早已傳開。
原本暗中為宗親謀福利的豐梅王,卻被他們這群草包彈劾。
但這些隻是成為談資,令宗親痛恨至極罷了。
卻未造成群情激憤。
直到今天,一條炸裂消息傳來。
宗親們每月的俸銀,大幅縮減。
如若是縮減到原先水平,宗親們隻能暗自罵娘,全當之前多領取一段時日的獎勵。
可張明承與大臣們頒布政令,將宗親俸銀縮減為原有的三分之一。
這宗親們哪裡能乾?
許多人隻靠著俸銀悠閒度日呢。
城中,民宅。
張烈棣臉色無比陰沉。
幾位親信宗親謹小慎微、默不作聲。
良久過後,張烈棣緊閉雙眼,不住揉捏額頭:
“這個蠢貨,愚蠢至極!本以為他能搞亂京都,他卻搞亂宗親!”
張烈棣不住大口喘息。
宗親可是他的立身根本。
這般鬨起來,隻會令小皇帝對宗親心生厭惡。
這時,幾位宗親才敢開口:
“主上,當務之急,是安撫下宗親情緒,不可再擴大。”
“來不及了,更不可能勸阻。我看,理應火速告知張明承,令其收回政令。”
“現在是國庫虧空,他又沒辦法補上。能收回,便不會有這個政令。”
“將矛盾引向塗一樂呢,逼迫他補上國庫虧空。”
“難如登天。世人皆知,是塗一樂暗中為宗親謀俸銀。宗親又怎會將矛頭指向塗一樂?”
“哼,的確。這一切都是塗一樂謀劃,又怎可能輕易就範?”
“虧空是小,小皇帝對宗親態度是大。”
“倒不如,暗中將其暗殺。留著塗一樂,終歸是要壞大事。”
“如若可行,早就辦了。他身邊親兵各個武藝卓絕,暗中又有著暗衛、焱熾門。”
“那便暗中下毒!”
“不可行。他飲食看似隨意,卻有著嚴密的驗查。王府中更是有秦藥仙坐鎮。”
“安插個暗線進入王府,施慢性毒藥便是。”
“唉,倭瀛曾有暗線,在塗一樂身旁已久,實則早已被發現。難。”
……
宗親七嘴八舌不住探討。
張烈棣靜靜聆聽。
雖然全無對策,可他心中依然寬慰。
此等時候,眾人並不怨天尤人,而是積極在想對策。
有著這幫他精心培養、拉攏的班底,不愁大事不成。
“好了。”張烈棣幽幽說道:“一切皆在聖心,無需糾結塗一樂的死活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