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攝政王,你這話什麼意思?”
“字麵意思。”塗一樂不為所動:“涼州邊軍之中,多有武氏將領。大奉國力昌盛、兵多將廣,此次出征需將武氏將領全部撤換,待謀反一案有了定論,再另行安排。”
武氏朝臣極為不滿,但也是隻敢小聲嘀咕兩句。
武子煥麵部扭曲,高聲說道:
“皇上將我等官複原職,便是知曉武氏並無瓜葛。”
“那是皇上太過仁慈。此次出征,勢在必得。如若武氏將領倒戈,失的可不是一場戰役,而是損的大奉國威。”
“我等族人對大奉忠心不二,絕不會有反叛之心。”
“你現在這般說,那今後呢?再者說來,你遠在京都,又怎知涼州武氏之事?”
武氏朝臣聲音越發大了起來。
武子煥義憤填膺,臉上青筋暴起,大口喘上幾口粗氣,轉而跪倒在地:
“皇上,臣願以性命擔保,涼州武氏將領忠心耿耿、絕無二心。此次出征定當會首當其衝、奮勇殺敵。”
“說得好聽。”塗一樂搶先幽幽說道:“外戚?之前還為調離京都不滿,你們啊,就差逼宮了。”
“皇上,我們雖為武氏,但絕無結黨營私。我們一心隻為大奉效忠,鞠躬儘瘁死而後已。”
“拍拍胸膛,便要拿了兵權去?你們想得美。”塗一樂看向下方:“謀反之事,可有了定論?”
“我來回答。”刑部尚書武長岩開口說道:“寧王謀反一案,並未排除武氏嫌疑。”
朝臣們一片嘩然,畢竟武長岩乃是同族啊,怎麼落井下石?
武長岩來到正中,徑直跪倒在武子煥一旁:
“皇上,臣亦用性命擔保,武氏族人對大奉並無二心。”
塗一樂冷笑一聲:
“這有何用,你們都是同族。”
“我雖為武姓,但我先是刑部尚書職,而後我才是武氏族人。”
“都是說得好聽罷了,本王卻覺得,最重要的,乃是穩妥。”
“夠了。”小皇帝突然開了口:“朕信任母後,更信任武氏一族。謀反一案尚無定論之際,又怎能令前方將士、朝中重臣寒心?”
這章沒有結束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!
“皇上,可是……”
“王爺不必多言,此次征討乃渠,武氏將令各司其職,絕不可調換任何一人。”
小皇帝無比決絕,言辭犀利。
“皇上聖明。我等定當誓死報效大奉。”
武子煥聲音顫抖,難掩激動。
“皇上聖明。”
武氏朝臣齊齊跪倒在地。
“皇上,這可是關乎……”
“退朝。”小皇帝憤而起身:“攝政王,朕有話要與你單獨說。”
這般情形,令誰都會認為,是小皇帝與攝政王又將是一頓爭吵。
禦書房。
小皇帝憤憤進入,隨後便屏退所有人。
當隻剩下二人之時,小皇帝立刻露出了笑容:
“王爺好謀劃,朕很是欣慰。”
“壞人我來當,能修複皇上與武氏關係,這才是重中之重。”
塗一樂洋洋得意。
“剛剛朕表現如何?”
塗一樂略加思索,深吸一口氣:
“嘶,憤怒是夠了,如若再裹挾些許委屈,那便更好了。”
“委屈?為何?”
“更能體現皇上對本王的憤怒。”
“唉,朕倒是覺得,會苦了攝政王,損了你的威名。”
“不不不。”塗一樂連連擺手:“功高蓋主啊,敲打一番最好。免得有歹人,真的以為本王有不臣之心。”
小皇帝大笑起來,轉而詢問:
“乃渠盤踞在涼州之外多年,王爺認為,此役有幾成勝算?”
喜歡痞子毒士,太後直呼你好壞請大家收藏:()痞子毒士,太後直呼你好壞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