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府婚宴熱鬨非凡。
塗一樂、武媛、阿依公主來到席間。
率先與‘塗黨’推杯換盞。
眾人都認為這再正常不過。
戶部尚書卓萬裡,滿麵堆笑、端著酒杯。
看似一切正常,實則心中依然覺得如做夢一般。
“恭祝攝政王、太……”
話說一半,使得所有人一愣。
許弘站在一旁,連忙小聲提醒。
卓萬裡立即笑了兩聲,將酒杯略微舉高些許:
“大奉能有攝政王,才得此太平盛世。”
眾人聞言,無不放聲大笑起來。
笑聲之中,更多的是如釋重負。
‘塗黨’所在之處,聊得一片火熱。
其他地方並未有絲毫懈怠。
所有人都不想失了此時機會,來為今後鋪平道路。
夜彌王周圍,變得異常火爆。
各國君主、使者圍在周圍,無不想與夜彌王拉近關係。
公主嫁於攝政王,夜彌一躍成為不可小視的存在。
天下誰人不知,攝政王是出了名的寵妻。
今後夜彌但凡有些風吹草動,定然會牽動大奉而動。
更有一些邊緣朝臣,找準機會,也圍攏在夜彌王周圍。
不求其他,隻求混個臉熟。
今後但凡有個馬高鐙短,也好留個求救的後路。
夜彌王一直大笑,頻頻舉杯應對。
眼睛如彎月,在臉上不斷抖動。
他心中深知,寶貝女兒心悅攝政王。
而這一結果,無非是最有利夜彌。
倘若是嫁於大奉皇帝,全然不會有這樣效果。
畢竟皇室要以大局為重,隻是做個妃嬪,怎會令旁人忌憚夜彌?
而嫁於攝政王則是不同。
天下誰人不知,攝政王做事雷厲風行。
但凡惹惱攝政王,那隻有滅國一個結果。
當初滅掉倭瀛,給出的理由,可是店鋪夥計小拇指受傷。
許多朝臣都在等待,能與攝政王、太後喝上一杯。
也好借此機會,表現出對此婚事的認可與支持。
表明態度,才是今後立身根本。
郭楷升及郭氏幾人,完全被邊緣化。
沒有一人上前來交談、敬酒。
亦或是說,沒人敢來。
郭楷升不以為意。
隻覺得今後郭氏將更加穩妥,立於不敗之地。
他很是欣慰,所做的一切,和得到的結果,皆是父親郭由真所期盼。
而武氏官員變得格外乖巧。
穩穩坐在座位上,不敢與旁人交談,更不敢去敬酒。
隻是潛移默化之間,紛紛對武子謙推崇有加。
畢竟,攝政王當眾對武子謙拍拍打打,還說上了幾句。
這無形當中在提醒武氏眾人,攝政王、太後器重的,乃是武子謙。
武子謙漸漸發現端倪。
但他一心隻想自保而已。
卻不知怎麼弄得,竟然成了這一時候武氏的領頭羊。
而小皇帝憤憤端坐在上,卻無人敢上前敬酒。
與旁人猜想截然不同,小皇帝心中實則是五味雜陳。
母後並未薨逝,令他大喜過望。
可卻要變換身份,下嫁塗一樂。
小皇帝深知塗一樂並無竊國之心。
可這般明目張膽做法,卻令他感覺,比竊國來的更加反感。
‘塗黨’經過一陣攀談,所有人已掌握要領。
一定要將太後,當做王妃,便是唯一正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