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0章 會試1(修改)_科舉,農家子的權臣之路_线上阅读小说网 

第130章 會試1(修改)(2 / 2)

既然焦誌行已經從題目裡就透露了自己的心思,此次所取考生必也會是同樣想倒徐之人。

可徐鴻漸如今依舊權勢滔天,焦誌行怕也不會取明麵上大罵徐鴻漸之人,否則就是給徐門落下結黨營私的權柄,到時清流一派反倒要大受打擊。

既要讓主考大人闡明自己也視倒徐為政治理念,又不能落下把柄……

陳硯將題目放下,雙手又如老大爺般插進袖子裡,皺緊眉頭:難辦啊。

陳硯並不急著動手,而是在心裡反複琢磨。

寒風將他的鼻子凍得通紅,卻無法冷卻他渾身的熱血。

一路走來危機重重,如今轉機就在眼前,他必要死死抓住。

陳硯文章一向寫得快,就連第一題都是壓著思緒寫的,可到了這一題,他卻自發慢下來,思索了整整一個多時辰,終於做了決定。

既然焦誌行以武王伐紂來問,那他就無限拔高武王的功業,闡述武王此舉乃是四海歸心,是應天命順人心,是偉大而崇高的。

方向已定,陳硯提筆,在草卷上寫下自己的破題:惟聖人能繼先業以成武功,故能得此聲譽之盛,而備諸福之隆也。

寫完破題,陳硯心下大定。

周武王能完成伐紂大業,贏得後世幾千年的美名,作為清流領袖,焦誌行想不想要好名聲?那自然是要的。

越稱讚周武王,就是變相給焦誌行畫餅。

隻要將大奸臣徐鴻漸給鏟除了,你焦誌行也能名垂千古。

既能成清流,必定是十分注重羽翼注重名聲的,陳硯就投其所好。

題已破,接下來文章就是水到渠成。

陳硯洋洋灑灑繼續寫道:“夫前人之所為,後人之所當繼也,苟不能然,則名且不足,尚何諸福之有哉?”

寫到此處,陳硯心中閃過高家所做種種,心中就有怒氣湧動,下筆的力道比之往常都要重一些,仿佛要將紙張穿透。

如此情緒之下,寫起文章來竟完全忘卻外物,連嚴寒也不知。

待到一篇寫完,收筆時才發覺自己身上竟隱隱有汗。

陳硯隻覺暢快淋漓。

知道自己此時狀態極佳,便立刻看下一題。

“致知在格物。”

出自《大學》,意思為通過探究事物本質達到對真理的透徹認知。

此題沒有上一題的政治傾向,同樣也不好答,因涉及到朱熹的“向外求理”與王陽明的“向內致良知”。

朱熹主張需通過“格物”探索萬物規律,以“天理”規範人欲;王陽明則認為“理”在於心,通過內省良知實現道德自覺。

此題存在兩個相反的方向,一旦選錯,極有可能文章就落了下乘。

會試前兩天,陳硯與楊夫子一同研讀過焦誌行的程文。

焦誌行當年信奉的是心學,不過在官場沉浮多年,應該不會單單隻信一派之言,必要海納百川,融會貫通方才能走得長遠。

真正的理想派是很難走到次輔這等位置。

陳硯思索片刻,終究還是決定兼容一番。

雖說投其所好是捷徑,可如今他並不知主考所好在何處,極有可能馬屁拍在馬腿上。


最新小说: 頂流男團當保姆,瘋批成員們被她釣成狗 命格盜火者 遊戲入侵初期,你怎麼就滿級了? 苟在廢土:我靠係統種田求生 山村蓋世神醫 朱明夜焰 三角洲:讓你救長官,你直接清圖 三國:我劉諶,三十天拯救炎漢 來自深淵我隻是普通生骸 廢品大王的重生輝煌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