意誌的洪流,就像一條無聲的巨龍,悄然無息地奔騰著。它沒有發出絲毫的聲響,卻比任何驚濤駭浪都要恐怖。
這並不是一種攻擊,也不是吞噬,而是一種純粹的、不帶任何情感的信息灌注。就像是將整個海洋的水,強行塞入一滴水珠一般,這種力量讓人感到無法抗拒。
林風或者說,這個融合了新生的意識體)在這股洪流的衝擊下,感覺自己的每一個意識的顆粒都在瞬間被撐大、撕裂。那種痛苦難以言喻,仿佛身體的每一個細胞都在被硬生生地扯開。
然而,就在他覺得自己即將被這股洪流摧毀的時候,那青銅色的框架卻展現出了驚人的韌性。它如同一個堅固的牢籠,強行維係著林風的意識,讓那些被撕裂的意識顆粒在痛苦中重新組合。
在這個過程中,林風看到了許多令人震撼的景象。他看到了星河的誕生與寂滅,那如同沙灘上湧起又平息的泡沫一般,短暫而又絢爛。他也看到了文明的興衰與輪回,無數的物種、國度、輝煌的造物與思想,都如同時間長河中的浪花,綻放旋即湮滅。
規則的編織與崩壞,就像是一場宇宙級彆的巨大編織工程,每一條維係宇宙運轉的根本法則都如同絲線一般,被精心地抽出、審視、調整,甚至在某些情況下被直接廢棄。
這是一個極其龐大而複雜的過程,涉及到無數個體的命運軌跡。無論是帝王將相還是螻蟻蜉蝣,他們的喜怒哀樂、愛恨情仇、生老病死,都被事無巨細地記錄下來,並進行深入的分析。這一切就像是在觀察培養皿中的微生物一樣,毫無感情可言。
這種視角是如此的冰冷、浩瀚和漠然,仿佛整個宇宙都隻是一個被觀察的對象,而所有的生命都不過是微不足道的存在。
這就是“觀測者”的視角嗎?這就是青銅巨門之後,那龐大意誌所從事的“工作”嗎?
在這信息的狂潮中,林風那新生的、融合了兩個靈魂堅韌特質的意識核心,卻如同暴風眼中的礁石一般,死死地堅守著最後一點“自我”的認知。他沒有被這股強大的力量所同化,沒有迷失在這上帝般的視角中,反而以一種前所未有的清明,捕捉著那些與他相關、或者說與“林風”和“張童”相關的碎片。
在這片信息的海洋中,林風的意識如同探照燈一般,不斷地搜索著那些對他來說有意義的片段。終於,他看到了一個熟悉的身影——爺爺林正陽!
並非記憶中的形象,而是一個被無數規則線條標記、注釋的“樣本”。圖像顯示,爺爺並非單純為了封印千魂燈或對抗賬簿而進入尖塔。他更像是一個……主動走入觀測範圍的“變量”。他利用賬簿的力量,乾擾尖塔對千魂燈的“淨化”進程,甚至試圖篡改某些底層的“記錄”!他的目的,似乎是為了掩蓋什麼,或者……創造某種“觀測者”預期之外的“意外”?
而林風自己,以及張童,他們的命運軌跡,也被清晰地標注出來。從林風出生時被抽取“懼魂”,到張童血脈中那特殊的巫祝烙印,再到他們相遇、共同經曆的一切……所有的一切,旁邊都有著冰冷的注釋和概率推演。
一條刺目的紅色標注,貫穿了林風的軌跡:【高潛力乾涉節點。攜帶不穩定規則造物源初契賬)。與關鍵血脈容器張童)產生深度羈絆。已引發多次規則擾動。建議:持續觀測,評估其作為“催化劑”或“清理工具”的可行性。】
工具?催化劑?
一股冰冷的怒意,混雜著被愚弄、被操控的恥辱感,在新生的意識中升騰。他們所有的掙紮、痛苦、犧牲,在這一切的背後,竟然隻是某個高高在上的存在眼中的一場實驗數據?!
他繼續在信息的洪流中搜尋,尋找著關於“源初契賬”和“千魂燈”的本質。
關於賬簿,信息顯示它並非天然誕生,而是某個早已湮滅的、試圖挑戰“觀測者”權限的古老文明,模仿“觀測者”的規則權柄,創造出的一個失敗的仿製品。它渴望補完,渴望成為新的“規則製定者”,但其核心邏輯存在致命缺陷——極致的“等價”與“占有”,缺乏“觀測者”那超越性的、不帶偏見的“記錄”與“調整”維度。它更像是一個貪婪的、擁有強大力量的殘缺孩童。
關於千魂燈引魂燈),信息證實了它最初是巫祝一族的聖器,其核心功能是“引渡”與“安撫”,維係著某種生與死之間的微妙平衡。但在一次涉及宇宙底層“寂滅”規則的災難性實驗中信息在此處有大量被塗抹、加密的痕跡),它被逸散的寂滅力量汙染,從平衡的維護者變成了秩序的破壞者。這座“觀測者之墓”尖塔),最初建立的目的之一,就是為了“收容”和“研究”這個失控的實驗副產品。
信息的洪流如洶湧的波濤般源源不斷地衝擊著林風的腦海,但他並沒有被這股洪流淹沒,反而逐漸適應了這種信息的衝擊,並開始主動地去“翻閱”和“解析”這些信息。
這章沒有結束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!
林風的靈魂在融合之後,擁有了林風強大的規則理解力以及張童敏銳的靈性感知力,再加上那縷神秘的青銅色流光所賦予的穩定框架,使得他能夠在這知識的海洋中艱難地保持著自己的方向,不至於迷失其中。
他的目標很明確,那就是尋找離開這個地方的方法,以及打破這“觀測”囚籠的可能性。
在不斷地探索和分析中,林風的注意力最終落在了那扇巨大的青銅門上。
通過對信息流的解讀,他發現這扇青銅巨門不僅僅是“觀測者之墓”的核心記錄終端之一,更是連接各個“試驗區”例如他們曾經經曆過的核心空間、墟海、忘憂村等等)的中樞。
從理論上來說,隻要能夠打開這扇門,就可以抵達尖塔的幾乎所有區域,甚至……還有可能離開這座神秘的尖塔。
然而,就在林風準備對這扇門進行更深入的研究時,他驚訝地發現這扇門竟然被一種強大的力量牢牢地鎖住了。經過一番觀察,他意識到控製這扇門的正是那個龐大的觀測意誌。
麵對如此堅固的門鎖,林風不禁感到有些束手無策。強行突破這扇門顯然是不現實的,因為那無異於以卵擊石、螳臂當車。那麼,究竟有沒有其他方法可以打開這扇門呢?
他的意識開始在門的內壁上仔細搜索,希望能找到一些線索或提示。很快,他注意到了那些密密麻麻、錯綜複雜的符文。這些符文似乎隱藏著某種秘密,但他一時之間還無法解讀其中的含義。
正當林風苦思冥想之際,他的目光突然被門上的一隻石頭巨眼吸引住了。這隻巨眼原本緊閉著,但此刻卻微微睜開了一絲縫隙,從中源源不斷地散發出一股強大的信息洪流。
林風凝視著這隻巨眼,心中湧起一股異樣的感覺。他覺得這隻眼睛似乎在向他傳遞著某種重要的信息,隻是他還無法理解其中的深意。
就在他全神貫注地觀察這隻巨眼時,一個細微的異常引起了他的注意。
在浩瀚如煙的信息流中,夾雜著一些極其細微的、不和諧的“雜音”。那是一些……未被完全記錄,或者說被刻意模糊處理的碎片。這些碎片,大多與爺爺林正陽的“乾擾行為”有關,也與千魂燈汙染事件的某些核心細節有關。
觀測者的記錄,並非絕對完整和真實?它也有所遺漏,有所隱瞞?
一個大膽的念頭,如同黑暗中劃過的閃電,照亮了他的意識。
既然觀測者依靠“記錄”和“信息”來掌控一切,那麼,如果他能……汙染這段記錄?或者,提供一個它無法解析、無法歸類的“新信息”?
他看向了自己這個新生的、融合的意識體。
他他們)本身,就是最大的“意外”!一個由判官與巫祝血脈、源初契賬規則碎片、引魂燈本源氣息、鎮魂鐘秩序之力,在極端條件下強行熔鑄而成的、前所未有的存在!這本身就是“觀測者”推演中概率極低的“變量”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