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學強抬頭,隻見一個瘦猴似的青年騎在三輪車上向他呲牙。
眼前這人他認得,剛才的那些外勤之一,叫啥忘了。
張學強臉上帶著招牌式的溫和笑容,“哥們,還不回家,天不早了!”
瘦猴警惕地左顧右盼,沒見到礙眼的人,這才湊近低聲說道。
“我前幾天收了個好玩意兒,想讓張哥幫忙看看,要是你喜歡,就給你了!”
這就是千金買馬骨的效果!
原本這家夥肯定是不信任,經過剛才的一幕這才改變主意,成了回頭客。
看他如此謹慎,想必那件東西也不簡單,張學強忍著心裡的興奮,風輕雲淡道。
“那敢情好,樂意至極,可這也太晚了,要不明天?”
京城冬天黑天早,這才五點多,天都黑蒙蒙的了。
瘦猴臉上露出幾分焦急,跳下三輪車道,“彆明天了,東西我帶在身上呢,看一眼幾分鐘的事兒。”
說著他繞過張學強擠在電線杆和牆的縫隙中,開始往懷裡掏。
費了半天勁,這貨從棉襖裡麵掏出一塊臟兮兮的白布裹著的小東西,小心翼翼地遞給張學強。
這東西看起來不大,但入手時張學強的手被壓得一沉,明顯重量不輕。
張學強心裡咯噔一聲,暗想難道是那玩意兒?
打開層層包裹的白布,露出了一個長條狀的東西,在昏暗的路燈下散發著黃燦燦光芒。
這光芒讓張學強心頭大喜,低頭細看起來。
這東西長近十厘米,寬約三厘米,拿在手裡冷冰冰沉甸甸的壓手。
它正麵頂端是孫先生的側麵浮雕,鼻梁挺直,唇線抿成一道冷硬的弧,領口風紀扣扣得嚴絲合縫。
頭像下方鏨著三行字,‘中央造幣廠’居上,‘漕平拾兩’在中,‘足金’二字壓底,都是方方正正的宋體,筆畫深峻如鑿。
兩側各嵌一枚布幣紋,方肩圓襠,襠間兩道豎線筆直,活脫是先秦鏟幣的縮微模樣。
背麵光素,隻在右下角留著‘1888’編號,數字邊緣的表皮被摩挲得發亮,倒襯得正麵的頭像與布幣愈發沉凝。
金黃色的柔光裡,那些紋樣像被歲月醃入味的印記,張學強摸上去能感覺出鏨刻時的震顫和邊緣的質感。
張學強心頭狂跳,他認得這是一根‘廠條’也就是民國官方鑄造的金條,民間叫大黃魚。
民國時期的官方金條分為三種,分彆是一兩、五兩、十兩。
重量是十兩,民國時一兩是31.25克,而這根十兩的就是三百多克,半斤多了。
這玩意當年鑄造量不大,多數存在國庫之中,流通在民間的極少。
曆經多年後,很多廠條都被改鑄、遺失,存世量就更少了。
在張學強那個時代,這玩意極受追捧,可謂是一條難求。
很多玩家都不吝巨資收藏一根,要是上拍的話起拍價就要大幾十萬,遠遠超過了黃金本身的價值。
讓張學強更加欣喜的是,這根廠條的編號竟然是罕見的三個八豹子號。
這種稀有號更是鳳毛麟角,其價更高,說實話他都想自己收藏,除非萬不得已絕對不出手。
重新包好金條,張學強死死攥在手裡,壓低聲音道,“哥們,這哪來的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