趙立春苦笑了一下,回應道:“我又沒說不是。”
他突然話鋒一轉,問道:“咱們現在這麼拚命地出口賺外彙,到底是為了什麼?”
趙立春沒等徐建軍回答,就徑直給出了答案:“為了買技術!”
“就是用外國人的錢來買技術。”
大漢引進技術的決心那可是杠杠的。
因為科技落後,人家有的我們沒有,所以隻能拿出大量的外彙,開放市場來引進技術。
市場和錢嘛,這時候得先讓一步。
等咱們自己的人學會了,再把市場慢慢地搶回來。
引進技術的代價大不大?
大得沒邊了!
但又能怎樣呢,誰讓咱們沒技術呢?
在賣方市場裡,定價權都在人家手裡攥著呢。
“咱們都知道彩虹集團的技術都是祁總監給的。”
“錢嘛,咱們有。”
“技術呢,咱們沒有。”
“祁總監給彩虹集團的技術,要是從國外引進——咱先不說國外到底有沒有這項技術。”
“咱就先假設有吧。”
“你覺得得花多少錢?”
徐建軍悶悶地說:“沒有幾十個億根本拿不下來!”
兩人心裡都明白,如果單純隻是花幾十個億就能搞定,那大漢可就占了大便宜了。
怕就怕對方留一手。
怕就怕對方提出各種附加條件。
這種事以前可是有過先例的!
祁總監給的技術,那可是一點兒都沒保留。
他在深廈市工作了一年,就是為了確保深廈市那邊把基本的技術都掌握了才回來的。要不然,馬振邦也不可能放心讓祁同偉回到臨海省!
趙立春感慨地說:“彩虹集團最寶貴的就是彩虹1100的技術。”
“但這項技術隻占了15的份額。”
“就這一年的時間不到,它創造了超過百億的利潤。”
“要是按祁總監當時的占比來算的話,”
“那戴天的華龍投資,可真是撿了個大便宜。”
徐建軍擺了擺手:“話雖這麼說,但賬可不是這麼算的。”
趙立春微笑著說:“你說的事我知道。”
“祁總監肯定另有打算,要不然,他也不會放著彩虹集團這個大財神不去求,反而要去港島跑一趟。”
徐建軍點了點頭。
道理明擺著嘛。
彩虹集團是祁同偉救活的。
也是從彩虹集團開始,大部分的高官才真正熟悉了祁同偉——當然,也有一小部分人早就認識他了。
京州市的大風廠改製需要二十億,彆的廠子都沒錢,彩虹集團能不支援一下嗎?隻要是祁總監開口,那肯定是沒問題的事。
徐建軍毫不懷疑,要是馬振邦知道了祁同偉要建廠的消息,他恐怕都不用祁同偉開口,就會主動來支援了!
在大漢,講究的是人情往來,祁同偉對深廈市的恩情太大了。
馬振邦怎麼可能放過這個示好的機會呢?
可是祁同偉偏偏就沒找彩虹集團幫忙,硬是從戴天那裡搶到了八十億!
漢東省的兩位大佬心裡都清楚這背後的意思。
趙立春問徐建軍:“老徐,祁總監到底打的什麼算盤?”
徐建軍想了想,才開口說:“我跟他聊過這事。”
“他提醒我,得小心巴統!”
趙立春一聽,臉色立馬陰沉下來。
巴統,就是那個專門阻止高科技流到像大漢、大毛、阿非利加這些國家的組織。
大漢想搞點技術這麼難,這巴統可是沒少使絆子。
“西方那幫家夥,強盜本質永遠不會變。”
“咱的產品要是想出海,除非是技術遠超他們,或者是他們看不上的原材料……”
“隻要技術跟他們差不多,他們肯定會打壓。”
“絕不會讓咱們好過!”
“祁總監跟我商量過,”
“找個合作夥伴繞開巴統,隻要占股百分之五,就不算純大漢的公司。”
“這樣就能避開巴統的限製。”
趙立春冷哼一聲:“一群強盜!”
徐建軍也跟著點頭:“可不是嘛,一群強盜。”
“不過,咱們隻要努力趕上,早晚超過他們!”
兩人沉默了一會兒,徐建軍對趙立春說:“領導給我來電話了,”
“梁群峰的事不能再拖了。”
“在祁總監提交報告前,海棠小院那邊可以按祁總監的意思慢慢查。”
“但報告一交上去……”
“咱們就得加快進度了。”
趙立春沒說話。
誰能想到祁同偉的一份報告竟然是國家層麵的大計劃?
漢東省京州市的大風廠項目,現在跟南胡省深廈市的項目同等重要了。
甚至可能地位更高。
毫不誇張地說,漢東省現在所有的工作都圍著這個項目轉。
成功了,大家都受益。
失敗了,大家都得背鍋。
梁群峰現在就顯得特彆礙眼。
作為漢東省的三把手,他竟然沒得到上麵的信任,也沒得到徐建軍和趙立春的信任。
本小章還未完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!
這放在哪裡都覺得很彆扭。
趙立春突然說:“祁總監今天已經拿到了八十億的投資。”
“本來今天就能回來。”
“但他們把行程改到三天後了。”
“祁總監還向戴天要了一個人——杜伯仲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