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為民和劉魯豫互相看了一眼,心裡都在琢磨,要不要給祁同偉提個醒。
在大漢,優良傳統有不少,但唯獨沒有一條是把求學當成生意來做的。
在他們那會兒,不,就連祁同偉上學的那會兒,上大學都不用花錢,甚至,大學生還能拿到補助呢。
怎麼現在聽祁同偉的意思,他要把大學變成一樁生意?
這,可不太妙。
中江省的兩位大佬剛收了祁總監這麼大的一個“禮”,真不好反駁什麼。
兩人交情深厚,自然不會當場說出來,他們打定主意,一旦祁總監說的事情和大漢的傳統相違背,那就私下裡提醒他。
祁總監前途一片光明,不能因為這點小事就走了彎路。
祁同偉壓根不知道兩位大佬的心思。
“我趕上了好時候,那會兒我上學時,學費很便宜。”
“我學習成績還不錯,所以幾乎沒花什麼學費。”
“要不然,家裡的鄉親們還真拿不出那份學費。”
祁同偉上學那會兒不但不花錢,反而還賺錢,他是漢大的優秀學生,年年都能拿獎學金。
“我們那幾屆應該是國家最後幾屆包分配的了。”
王為民和劉魯豫愣了一下,兩人緩緩點頭。
還真是這樣!
二十年來,國家對人才的需求一直沒停過。
但隨著經濟發展,特彆是這些年一直在搞教育,一般崗位對高學曆人才的需求也沒那麼迫切了。
國家方針一旦定下來,要實現目標,往往得等十年、二十年才能看到成效。
王為民和劉魯豫作為中江省的兩位大佬,站得高,自然明白祁同偉這話在理。
國家已經不能對所有大學生包分配了——沒那麼多崗位來安排這麼多大學生!
這才是關鍵!
祁同偉神色凝重:“教育是改變一個人階層的最小投資。”
“我就是個活生生的例子。”
“而高學曆的人才,不管什麼時候,咱們國家都缺。”
“教育永遠不會停。”
王為民和劉魯豫連連點頭。
十年樹木,百年樹人。
教育是國策之一!
絕對動搖不得。
祁同偉神色嚴肅:“國家不包分配,老百姓自然得往這上麵投大錢。”
他伸出一根手指,說道:“對有錢人家來說,這筆錢不成問題,他們出得起。”
“但要是普通家庭,那可就是個大數目了!”
“咱們這兒有個老傳統,家裡要是出了個大學生,就是砸鍋賣鐵也得讓孩子去好學校。”
“這可是全家的指望!”
王為民和劉魯豫一聽,心裡的大石頭落了地。
他倆之前還擔心祁總監是不是走了歪門邪道,現在看來,人家看得可比他倆清楚多了。
倆大佬一下子來了精神。
祁總監到底打的什麼主意?
祁同偉不緊不慢地說:“大學的學雜費,對每個家庭來說都是最大的開銷之一。”
“咱們現在手頭都不寬裕,能輕鬆掏出這筆錢的家庭不多。”
“這就是咱們的商機!”
王為民和劉魯豫異口同聲地問:“商機?”
祁同偉笑了笑:“助學!”
王為民和劉魯豫一聽,苦笑連連。
王為民直接說了:“祁總監,我大概明白您的意思了。”
“您是打算助學吧?”
“還能順便讓中江省留住人才。”
“這主意不錯,可咱們沒錢!”
“跟沿海那些省份比起來,咱們窮多了!”
王為民說的是實話。
祁同偉笑著說:“沒錯,中江省的收入是比不上沿海省份,但這恰恰是中江省的機會。”
王為民和劉魯豫陷入了沉思。
祁同偉慢悠悠地說:“要是咱們能把這事辦好,那些大學生肯定會對中江省有好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