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藏被占領,朝中官員卻不支持出兵,在內憂外患的緊迫形勢下,皇上任命十四阿哥為撫遠大將軍,掛帥出征,進軍拉薩、收複西藏,直搗伊犁,解決準噶爾問題。
十四阿哥早前就被皇上封為“大將軍王”,此刻更是風光無限,正式成為未來儲君最有力的競爭者。
八爺一眾人也徹底站在十四身後,他們凝聚成一股強大的勢力,至此十四阿哥手下也有了這最強硬的力量。
而四阿哥多年來的韜光養晦終於有了結果,皇上重新任用四阿哥,同時又越級晉封二十阿哥為恒親王,讓他淩駕在諸位兄弟之上。
朝堂上呈現出三方鼎立的局勢,諸位大臣生怕自己站錯隊伍,一直在觀望徘徊,拿不準哪方才是皇上心儀的儲君人選。
八阿哥和四阿哥對於這位,突然出現在眾人麵前的恒親王,十分忌憚。
他們心中清楚皇阿瑪對昭宸貴妃的看重,那身為她的兒子,注定不會居於一個親王的位置。
他可是皇阿瑪親自教育出來的孩子,甚至比太子爺還要受寵,此刻進入朝堂,未必沒有劍指高位的想法。
而以皇阿瑪現在的態度,想必是縱容他此番行徑的,更甚至會主動將他推至高位,莫不是皇阿瑪以前的種種行徑,都是在替他鋪路不成。
隻要一想到他們都是這個弟弟的墊腳石,四阿哥和八阿哥就滿心不甘,他們此時更是達成了一致,先將恒親王除掉,最後他們在各憑手段,勝者為王。
若曦靜立於書房之外,聆聽著屋內傳來的杯子碎裂的聲音,便深知他此刻的惱怒,而她自己的心境亦是如此。
他們已然行至如此地步,眼看著即將成功,半路卻殺出個程咬金,這叫他們如何甘心。
若曦更為憂慮的是,皇上是否會將皇位傳予二十阿哥,如此一來,未來便將徹底改變,她還能否歸去?
永壽宮內,風遙看著跪地請罪的承安,擔憂不已,“你就一定要攪和進去是嘛?”
承安,大名是愛新覺羅·胤安,他自幼就是最得寵的,天下最好的東西都能任他把玩,更彆提玉璽和龍椅了,但玩和用是不一樣的。
既然皇阿瑪都在背後支持自己,那他為何不能試一試,再說了,他爭得又不是現在,他爭得是以後啊,他就不信皇阿瑪會不護著他。
風遙見他態度如此堅決,就把康熙留下的東西給他,承安看到麵前的三份東西,大笑出聲,他就說阿瑪是疼他的。
風遙不想看他這副傻笑的樣子,“滾吧”,承安收好東西,突然上前擁抱風遙,“兒子會小心行事的。”
風遙對他們父子倆真是一點兒轍都沒有,這倆家夥一個比一個難搞,最後把自己氣個半死,身體也搞垮了,簡直得不償失!
十四出征後,朝中幾方勢力的爭鬥愈發激烈,承安在兩方勢力的夾擊下,依然能穩站於朝堂上,叫眾人刮目相看。
康熙心裡滿意他的能力,對他的行為更加縱容,甚至有時候還會替他在背後遮掩,四阿哥和八阿哥看到後,心中愈發擔憂。
深夜,四阿哥看著宮裡傳來的消息,皇阿瑪竟然給了二十弟兩道聖旨,其中一道還是空白聖旨,皇阿瑪竟然偏疼他至此。
他靜靜看著桌上的信件許久,最後還是下定決心,要提前出手,不然可能就來不及了。
八阿哥也在書房沉思,他沒有四阿哥消息靈通,但他能猜出幾分皇阿瑪的心思,看來他們得加快進程了。
京城形勢嚴峻,三方勢力開始做最後的準備,他們都要開始爭奪那個位子的歸屬權了。
乾清宮內,皇上感染風寒,身體一日不如一日,風遙在他身邊伺候,親眼看著他身體愈發虛弱,如今就連床都下不去了。
康熙知道自己大限已到,他看著在床邊守著自己的風遙,伸手示意她上床陪自己,風遙脫掉鞋子,照做。
康熙沉穩地將她攬入懷中,凝視著她的麵容,緩緩將她的模樣刻入心底,“想出宮嗎?”
風遙知道他是在問自己以後的打算,“想,等新帝登基,我就出宮生活,這裡我不喜歡。”
康熙輕笑,她還真是不掩飾自己的心思,“你怎麼確信,新帝登基後會放過你們母子?”
風遙不解他此話何意,康熙也不給她解釋,隻是意有所指道:“一朝天子一朝臣,承安啊,以後怕是要吃些苦頭嘍。”
風遙聞言急得想起身,卻被他禁錮在懷裡,“皇上究竟是什麼意思,承安以後會有危險?”
“也不一定,朕,該做的都做了,該給的也都給了,剩下的事情就看這小子自己的了。”
風遙念及那幾份物事,心下稍安,又想起在一邊虎視眈眈的四阿哥與老謀深算的八阿哥,就為承安憂心不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