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午兩點二十五分。
林線方向徹底恢複寂靜,連熱成像屏上也隻剩一片平滑的溫度分布線。那條未閉合的路徑依舊在屏幕上閃爍,像是在催促,又像在沉默地等待。
張礪將地圖重新折好收起,走回操作台,查看對講機的分線頻道。
“那支今天上午來聯絡的幸存者小隊,還有消息嗎?”他問。
王沐晴點頭:“早上發了最後一條定位更新後就沒再回話。他們說正在試圖穿越東北邊那片工業帶,搜索另一支小隊。”
“那個幸存者的弟弟。”張礪低聲補充,“我們答應幫忙留意。”
“我已經把無人機偵察路徑裡他們可能經過的區域都標記出來了。”王沐晴調出另一塊副屏,上麵有十幾個小紅點,分布在城區北緣的鐵軌、變電站和幾個半坍塌的倉庫一帶。
“他們說曾收到過手勢回應,但無法確認是不是人。”她頓了頓,“也可能是誘餌。”
張礪沉默幾秒,轉身調出今天無人機飛行曆史。“讓它起飛前多飛一趟,巡視東北線邊緣。”
“電量還能撐三十分鐘。”王沐晴看了一眼表,“但天氣可能變了,風速在上升。”
“隻飛邊線,不進深。”張礪叮囑,“我們不隻是要找人,也要確定那裡有沒有彆的‘回應者’。”
王沐晴已調出無人機預設航線,將路徑限製在城市邊緣的高架殘段和電網廢墟之間。信號覆蓋僅夠勉強維持高清視頻,但已足夠監控熱源與運動軌跡。
“起飛。”她按下命令鍵。
屏幕上,第二架無人機緩緩離開窗邊平台,姿態穩定地升入空中,螺旋槳聲與風聲交疊,很快被風速吞沒。
十分鐘後,畫麵切入北線。
第一處區域是變電站外圍,散落著金屬殼體與倒塌電塔,一切都顯得死寂。但在廢墟角落,一條細微的軌跡從泥土上延伸至斜坡。
“放大。”張礪開口。
圖像放大兩級,清晰捕捉到那是幾道並排腳印,深淺不一,卻有一定節奏。“至少兩人,並且不是奔跑。”
“這說明他們還在控製節奏。”王沐晴迅速截圖,“而且不慌亂。”
她暫停畫麵,在一旁寫下注解:‘雙人步伐,方向朝北,時間推測不超過兩小時。’
無人機繼續沿預設航線向西北側滑行,飛臨一段鐵軌殘段。鐵軌上有多處斷裂,雜草穿縫而出,但在第七根枕木處,王沐晴猛地停住畫麵。
“看這個角落。”她放大左側畫麵。
張礪眯起眼,順著她指的位置,看到了幾片異常整齊的金屬碎片,呈弧形擺放,似乎是某種信號標記。
“這不像自然落點。”他說,“是人為放置的。”
就在兩人還在判斷那堆碎片含義時,屏幕右下角突然浮現一道淡淡的熱源信號。
“熱像上線。”王沐晴立刻調整濾鏡,畫麵中顯現出一個模糊但明確的輪廓,躲在遠處一輛倒塌的列車車廂後方,姿態低伏不動。
“距離軌道位置二十五米。”張礪迅速量算,“沒有移動,但沒有撤退。”
“可能是他們……也可能不是。”王沐晴聲音壓低,“我們得確認那個輪廓是不是裝備了反光物,或者……攜帶武器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