起初隻是輕微擾動,然後是一串逐漸成形的脈衝回應,結構比第一次更明確。
王沐晴屏住呼吸,張礪已經伸手切入數據層。
“它……回應了。”他低聲說。
辰宇看著那些線條慢慢跳動,歪著頭問:“是他在說話嗎?”
“是。”王沐晴輕聲應道,“他在說:他收到了我們的燈。”
他們都沒有再說話,隻是靜靜地看著那條逐漸清晰的回波,就像看著一封遙遠卻真實的問候穿越風暴,終於抵達。
而他們也終於確信——這並不是獨白。
王沐晴迅速將回波數據轉入分析模塊,同時打開語義映射器,對新信號進行實時建模。屏幕上浮現一組未完成的圖譜,與之前收到的地圖結構有所不同,更加抽象,如同某種正在拚接中的方向指引。
“這不像是回應坐標。”她低聲說,“它更像……是在描繪一段路徑,但不是地理意義上的。”
本小章還未完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!
張礪迅速調出三維頻譜,嘗試對信號做投影。他的眉頭越皺越緊,“它在模仿我們,但不僅僅是語言。”
他將投影轉為時間節點對比圖,圖表上浮現出多個周期性脈衝中斷點。
“這些間斷……像呼吸。”
王沐晴瞥了他一眼,似乎明白了他的意思。
“它在模仿生命。”她輕聲說。
兩人對視片刻,隨後幾乎同時轉身,開始記錄、翻譯、轉碼,整個終端台燈下投下一道交錯的影子。
沙發上的辰宇靠在母親身邊,悄悄地拉了拉她的袖子,小聲問道:“媽媽,他是不是和我一樣,睡了一覺,然後醒來了?”
王沐晴停頓了一下,回頭看著兒子,點了點頭:“也許是的。而我們,是他醒來後看到的第一盞燈。”
張礪調出一張全息圖譜,將當前信號與早前林線金屬裝置發出的頻譜圖並列分析。差異清晰可見——新圖譜更具結構性,並呈現出複雜的“內循環”特征,就像一個既在接收也在思考的係統。
“這個頻率……它在自我校準。”他低聲說,“像是在模仿我們認知的過程。”
王沐晴點點頭,隨即操作終端,將記錄中的節奏片段壓縮為可嵌入式模塊。
“我想嘗試用我們的方式,回應它這一次的節奏。”她頓了頓,手指停在“開始構建”的按鈕上,“不是邏輯語言,而是情緒語言。”
張礪望著她:“用節奏去表達共鳴?”
“用‘感覺’。”王沐晴輕聲說,“我們從它的模仿中看到了‘意願’,那我們回應的也不能隻是信息。”
她在節奏編排界麵上緩緩打下三個節拍,結構簡單但富有韻律,如同一個心跳由慢變快的瞬間。緊接著,她將它嵌入脈衝發射模塊中,並設定微延遲間隔。
“這不再是交流,這是交感。”
張礪輕聲道:“那就——送一顆心給它。”
發送。
終端微微一震,脈衝發出。
幾秒後,遠程監測屏上的信號反饋如潮水般緩緩湧回,不是語言,也不是地圖,而是一組周期律齊整、層層疊合的脈衝組,像是在回應那段“心跳”,用另一種節奏說出:
我——在——聽。
喜歡末日歸途:帶著家人殺出鷹國請大家收藏:()末日歸途:帶著家人殺出鷹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