翌日,天空依舊陰沉,但昨夜那細碎的冰粒變成了淅淅瀝瀝的冷雨,敲打著窗戶,帶來一種黏稠的寒意。
龍膽草按照計劃,通過正式的商務渠道,向維京盾CTO漢斯發出了單獨會晤的邀請,理由是關於“五彩綾鏡”透明度增強模塊的一些“更深層次的技術理念探討”。出乎他意料的是,漢斯幾乎是在收到邀請後的半小時內就給予了肯定的回複,並將會晤地點定在了一家以安靜和隱私著稱的、位於大學城附近的咖啡館。
這迅速而直接的回應,讓龍膽草心中升起一絲希望。或許,這位沉默的技術官,內心也早已對僵持的談判感到厭倦,或者在尋求一個能夠純粹討論技術的機會。
下午三點,龍膽草準時抵達咖啡館。這裡與他平日出入的豪華酒店或寫字樓截然不同,空氣中彌漫著咖啡豆的醇香和舊書的紙張氣息,顧客大多是附近大學的學生和教授,氛圍輕鬆而學術。
漢斯已經在一個靠窗的角落位置等候。他今天沒有穿嚴肅的西裝,而是一件灰色的羊絨衫,讓他看起來少了幾分距離感。他麵前放著一台打開的筆記本電腦,屏幕上正是“五彩綾鏡”架構圖的某個局部。
“龍先生,很準時。”漢斯起身,與龍膽草握了握手,他的手乾燥而有力。
“漢斯先生,感謝您撥冗。”龍膽草在他對麵坐下,點了一杯黑咖啡。
沒有寒暄,漢斯直接切入主題,指著屏幕上的一個模塊:“龍先生,你們提出的‘透明度增強模塊’,理念很超前。但我不明白,為什麼選擇用這種動態混淆技術來保護核心算法邏輯?這雖然增加了逆向工程的難度,但也犧牲了一定的運行效率。在我們這裡,效率和數據處理的流暢性,是用戶非常看重的。”
果然是個技術癡。龍膽草心中一定,他不怕對方問得深,就怕對方不感興趣。
“漢斯先生,您的問題非常專業。”龍膽身體微微前傾,眼神專注,“這涉及到我們對‘透明度’與‘隱私’平衡點的理解。我們認為,絕對的透明意味著絕對的脆弱。就像一棟玻璃房子,雖然裡麵的一切一目了然,但也失去了所有的私密性和安全性。”
他拿起桌上的糖罐和奶盅,簡單比劃著:“我們的‘透明度’,是讓用戶清楚知道他們的數據‘去哪裡’(存儲位置)、‘做什麼用’(處理目的)、‘誰看過’(訪問記錄),就像告訴客人這棟房子有幾個房間,每個房間是做什麼的,有哪些人擁有鑰匙。但具體每個房間內部是如何裝修、如何運作的(核心算法邏輯),這屬於我們的知識產權,也是保護用戶數據不被惡意利用的最後一道屏障。動態混淆技術,就是給這些‘房間內部’加上一層可變的光學迷彩,讓窺探者無法輕易摸清內部結構,但它並不影響用戶正常‘使用房間’(享受服務)。”
漢斯若有所思地點點頭,手指在觸摸板上滑動,調出另一份文檔:“那麼,關於歐盟DgPR第22條,關於自動化個人決策(包括畫像)的權利,你們的模塊如何確保用戶擁有有效的異議和人工乾預渠道?僅僅一個‘一鍵質疑’按鈕,背後的響應機製和權責界定是否清晰?”
這個問題更加具體,直指合規的核心難點。龍膽草不慌不忙,從隨身的公文包裡拿出一個加密的平板電腦,調出之前與姚浮萍、林晚等人反複推演製定的詳細流程設計圖。
“請看,漢斯先生。我們的‘一鍵質疑’並非一個簡單的投訴入口,它連接的是一個多層級的響應體係。”龍膽草指著圖表解釋,“用戶觸發後,係統會首先進行自動化初步篩查和分類。對於簡單疑問,由AI助手直接解答並記錄;對於涉及算法決策的質疑,會立即凍結相關數據處理流程,並優先轉接到我們與本地合作的、經過認證的人工審核團隊——請注意,這個團隊將設在歐盟境內,受本地法律管轄。同時,係統會自動生成一份包含質疑點、相關數據快照、算法決策依據(脫敏後)的報告,供用戶下載,並可選擇同步發送至指定的監管機構備案。整個響應過程有時間限製,並且全程留痕,確保權責清晰,避免推諉。”
他頓了頓,看著漢斯越來越亮的眼睛,補充道:“我們甚至考慮引入基於區塊鏈的存證技術,為每一次質疑和響應建立不可篡改的時間戳記錄。這不僅僅是滿足法規要求,更是為了建立……信任的技術基石。”
“信任的技術基石……”漢斯低聲重複了一遍這句話,身體向後靠在椅背上,目光從屏幕移開,看向窗外淅瀝的雨幕,沉默了片刻。
龍膽草沒有催促,隻是安靜地喝著咖啡,等待著他的思考。
過了一會兒,漢斯轉過頭,眼神複雜地看著龍膽草:“龍先生,你們考慮得很周全,甚至比我們本地一些公司想得更遠。不瞞你說,奧萊收到的來自冰川網絡的方案,在‘合規’這一點上做得非常‘標準’,甚至可以說是無懈可擊,他們聘請了最好的律師團隊。但是……”他搖了搖頭,“他們的方案裡,缺少了像你們這樣的……‘靈魂’。那更像是一份冰冷的法律文書,而不是一個真正想要保護用戶、與用戶共建信任的產品。”
他歎了口氣,語氣帶著一絲無奈和憤懣:“奧萊被對方承諾的短期市場回報和某些……‘背景資源’所打動。董事會裡也有不少人傾向於選擇更‘安全’、更‘本地’的合作夥伴。他們認為,選擇你們,風險太高。”
龍膽草心中了然,陳會長的猜測被證實了。他放下咖啡杯,目光坦誠地看著漢斯:“漢斯先生,我理解商業決策的複雜性。但我想請問,維京盾追求的,是短期的‘安全’和利益,還是長久的競爭力和用戶信任?數據隱私和保護,在未來絕不會隻是一個合規項目,它將是科技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和生命線。”
他語氣堅定:“‘五彩綾鏡’或許不是最‘標準’的答案,但它試圖回答的是一個更根本的問題:在數字時代,我們如何在不犧牲安全和隱私的前提下,享受技術帶來的便利?這條路很難,需要像您這樣真正懂技術、有遠見的同行者。如果維京盾因為眼前的顧慮而放棄參與定義未來的機會,我會感到非常遺憾。”
龍膽草的話,沒有咄咄逼人,而是充滿了技術人的共鳴和對未來的信念。
漢斯深深地看著龍膽草,似乎在評估他話語中的真誠與分量。良久,他緩緩開口,聲音低沉:“龍先生,你說動我了。從技術角度看,‘五彩綾鏡’的理念和實現,確實更吸引我。我會儘力去說服奧萊和董事會裡的技術派,但……我不能保證結果。奧萊承受的壓力,可能比你想象的更大。”
“我明白。無論如何,感謝您願意為我們發聲。”龍膽草真誠地道謝。他知道,這已經是目前能爭取到的最好局麵。
就在龍膽草與漢斯進行關鍵性技術會談的同時,曹辛夷也在馬不停蹄地行動。
憑借陳會長的引薦,她在一個上午之內,連續會晤了兩家本地科技公司的負責人。一家是專注於數據安全加密技術的“北歐鎖鑰”公司,規模不大,但在特定領域技術積累深厚;另一家則是新興的、主打“倫理科技”概念的平台“明鏡”,用戶基數雖然無法與維京盾相比,但社區活躍度高,用戶黏性強,且理念上與“五彩綾鏡”有諸多契合之處。
與這兩家的會談,氣氛要比與維京盾輕鬆許多。對方對龍膽科技和“五彩綾鏡”表現出濃厚的興趣,尤其讚賞其在隱私保護與透明度上的創新嘗試。雖然他們也提出了各自的技術整合挑戰和市場合作細節問題,但整體基調是開放和積極的。
“曹女士,我們非常認同龍膽科技的理念。”“明鏡”的創始人,一位年輕而充滿活力的女性CEO艾米莉亞表示,“現在的用戶越來越聰明,他們不再滿足於被動接受服務,而是希望了解和控製自己的數據。‘五彩綾鏡’的透明度模塊,如果能與我們的社區治理模式結合,可能會產生奇妙的化學反應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