許巍《九月》:
有一些希望和理想
總在心裡是最美的旋律
可如今這真實的生活
卻演奏著那紛亂的節奏
有一些希望和理想
總在心裡是最美的旋律
到如今它再一次響起
又飄蕩著在我心裡
……
開學日,我的大學熙熙攘攘,操著全國各地口音的新生三三兩兩來報到,即將開啟我們全新的大學生活。站在校門口,我稍稍停頓,無由的哀歎了一聲,便背著我喜歡的背包,拖著行李箱朝校園裡麵走去。
都是成年人了,入學不需要任何親朋來相送,我爸媽提議開車來送我,但我還是婉言拒絕了他們,我終歸要學會自己應對一切,我喜歡適應獨立的生活。爸媽對我的表現也很是滿意,他們總是很開明,很尊重我個人的決定。
我也時常喜歡並適應了一個人,雖然有幾個知心的朋友,但更多的是獨處,人的一生,大多的時候都是與自己的相處、鬥爭、到最後直麵生活後的妥協,而後適應向前而無法暫停的生活,直到死去。
向死而生的哲學意義,人生的各個年齡階段都會有不同的感受,正當青春,生的火焰正濃,死亡還是個很遙遠的話題,並不會讓年輕人過多的往心裡去。
但我卻想了很多,我對這些生命的感觸更多一些,時常控製著自己,但這些想法總是會不請自來。
大學所在的城市很精致、很美,不是大家閨秀,如同小家碧玉,這些年也發展的很快,城市各處成棟的房屋拔地而起,把城市裝點的越來越熱鬨,儘管我目前所在的這所大學在本省的知名度並不是特彆高,但它的建築風格卻顯得格外引人注目,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
這些建築不僅風格獨特,而且每一處細節都透露出曆史的沉澱和文化的底蘊,讓我不禁對這所即將度過四年的學府產生了濃厚的向往。
每一層建築樓頂覆蓋著的藍色的琉璃瓦,在秋日湛藍的天空下,藍的讓人心碎。
入學前我是做足了功課,這學校有些專業在全國都很有名氣,我學的文史專業就是。但我最關心的朋友們傳言說這所大學裡美女如雲,在全國大學中都小有名氣,這個消息讓我隨時低沉的心情大振,終於又找到了一個可以展示自己魅力的舞台,心裡暗自竊喜。
我開始想象著在校園裡與那些美女談笑風生,或是共同參與各種活動的場景,期待著能夠結識更多有趣的誌同道合的兄弟,一起來奔赴未來有趣校園生活的星辰大海。
辦理好一切入學的手續,順利找到了自己的班級和宿舍,完成了新生注冊流程,正式成為了這所大學的一份子。這個過程雖然有些瑣碎,但每一步都讓我感到些許新奇,我知道自己即將在這個陌生的城市陌生的大學開始一段全新的生活。
躺在新床上,就正式的把自己的青春嫁給了大學,沒有儀式,沒有彩禮,沒有伴郎。我也沒有感受到像新婚洞房那種考上大學的喜悅和興奮,反而有種說不出的複雜情緒。
我上大學了還是大學把我上了,目前還說不清楚,反正現在的我好像在看自己寫的網絡小說一樣,直到第三章也沒有感覺到爽點。
黃金三章已過,我也不知道我會不會爽,也不知道會不會讓讀者爽。但我想很多人粗糧吃多了,也會念想著品品細糠,經曆了太多太快了的節奏也會想著慢一點的,就這樣吧。
或許是因為對未來的不確定,或許是因為對過去的留戀,這種感覺讓我有些迷茫。大學剛剛開始,但未來生活還是沒有多少頭緒,我有點不適應這樣未知的感覺。
今天我為我的母校感到驕傲,明天我的母校為我感到驕傲!這句話對我來說,似乎並沒有引起我太多的共鳴。我更關心的是如何在這個新環境中找到自己的位置,如何讓自己的大學生活變得有意義。
我來到這裡,其實對四年的大學生活沒有一個清晰的框架,對我的學業也沒有一個明確的規劃。我開始懷疑自己是否真的適應這個環境,是否能夠在這裡找到屬於自己的方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