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當真……一天學都沒上過?”
“那還是有上過幾天小學的。”
“……”
陳拾安的話沒能讓梁老師得到安慰,反而徹底心死了……
好一會兒,梁老師才眉頭緊皺著,歎氣道:
“哪怕修道,九年義務教育也該完成啊。你師父當初就沒督促過你?小小年紀入觀清修,你父母對此也沒意見?”
“梁老師,我沒有父母,從小便是個孤兒,是師父遊曆途中把我撿來教養長大的,我們道觀位於偏遠山裡,上學也不方便,觀裡條件有限,雖然這些年沒有走進過學堂,但平日裡也是有在跟著師父讀書學習的。”
“……”
聽聞這話,梁老師才品出‘陳拾安’這個名字裡的意味。
見著麵前成熟又堅強的少年,一股巨大的慚愧感突然湧上梁老師的心頭。
“抱歉拾安同學,老師之前不知道這些……”
“梁老師不必自責,我並不覺得自己缺少過什麼。”
我還沒安慰你,你倒安慰起我來了!
看著麵前小道士平靜淡然的笑容,梁老師更自責了。
“咳咳。”
林校咳嗽兩聲,把話題拉了回來。
“拾安的聰慧機敏,陳老道長也多次誇讚。梁老師你也看到了,他年紀不大,但說話辦事、品性修養,都遠超同齡人。雖然沒進過學堂,但也不是不可教,事在人為,未必兩年後高考不能取得好成績嘛!”
梁老師心裡嘀咕:外頭那麼多成績差的,也沒見您招進來啊?
也不知林校長哪裡來對陳拾安這麼有信心,句句不離他師父,好似他師父認證過的徒兒就絕對差不了似的。
梁老師對所謂的文曲星已經不抱希望了,現在最頭疼的問題,是怎麼把一條零基礎的九漏魚,從空降高二學堂開始,帶到成功考上大學。
沒有誰比他這樣奮鬥在教育一線的老師更清楚,學生的基礎有多重要。
雲棲一中每年的高考成績在市裡獨一檔,除了教學管理和師資力量,最離不開的就是優質生源——靠著響亮的名頭,學校幾乎將中考的尖子生一網打儘,才有了三年後高考的優異成績。
拋開成績不談,梁老師對陳拾安的印象還是非常不錯的,既然他插班到五班已經是不可改變的事實,那麼怎麼把他的成績快速提上去就成了首要問題。
小學六年、初中三年、高一又一年,缺了整整十年的教學進度啊!他老梁還能走到對岸嗎……
攤上這麼個學生,自己這‘特級優秀教師’的身份,將來是身敗名裂還是功名遠揚,就看兩年後高考那一戰了。
想到這裡,梁老師心裡迅速製定了一份教學計劃。
看病要對症下藥,教學也應當如此。
首要的便是先摸底,看看陳拾安的基礎到底在哪兒。
“拾安同學,我那還有一份上周月考的試卷,要不我拿給你做一下,咱們先摸個底?”
“可以的。”陳拾安點了點頭。
“……能認字吧?”
“認的。”
好好好!
能認字就還有救……
梁老師從未想過,自己有一天對學生的要求竟會低到這種地步,還因此感到了一絲欣慰……
.
.
(加更一章,求月票求追讀哇~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