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吱~”
林晨騎著自行車在經過六天神社外停下。看著香火越發鼎盛,川流不息的拜神人群,感受著冥冥中點點滴滴的香火之力,他的嘴角微微上揚。
“小夥子,是你啊。”
一個牽著小女孩的老奶奶走過林晨身邊時,忽然停下看了幾眼,這才確定地和他打招呼。
這個老奶奶正是當初林晨第一次來到這六天神社附近時遇到的那位。
“早上好,我剛好路過這邊。您這是......?”
以林晨的記憶力自然還記得這位有些話癆的老人。
老奶奶摸了摸小孫女,開口回答道
“我是帶著孫女去神社祈福的,我兒子昨晚特地打電話來,囑咐我六天神社有神明庇佑......”
絮絮叨叨了一通後,林晨回應道
“自然,這六天神社的確靈驗。”
......
內閣天台的火焰與警視廳門前的黑風,如同兩劑藥效猛烈的強心針,暫時穩住了島國社會那顆因末日預言而幾近停跳的心臟。
然而恐慌並未消失,卻被一種更加複雜、更加喧囂的情緒所取代——一種混合著劫後餘生的恍惚、對未知力量的敬畏,以及被強行壓抑下的,對超凡力量蠢蠢欲動的好奇與狂熱。
次日清晨,向來嚴肅的《日賣新聞》、《朝日新聞》等主流大報,罕見地在頭版用大量篇幅,刊登了經過精心剪輯,去除了最具衝擊力畫麵的“官方通報”。
文章用詞謹慎而克製,承認“存在部分超出當前科學認知範疇的異常現象”,提及“古老傳承中可能存在應對此類現象的智慧與力量”,並首次正式確認“根津神社近期發生的異常光暈與氣息,經查與特定自然能量活躍及曆史傳承共鳴有關”,隱晦地坐實了“乙女稻荷神降臨”之說。
在之前,由於根津神社乙女稻荷神降臨事件有多人目睹,根本無法徹底封鎖,所以官方對此是不否認也不承認。不過在島國上層社會大家早都是心照不宣——你去參拜,那我就去捐獻,反正要讓神明看到自己的“誠意”。
更有好事者在網絡上發帖,稱今年乃是“神臨元年”,獲得了一眾網民的讚同。
各大電視台和流媒體平台的反應速度同樣快得驚人。一夜之間,數部以前早已拍好的或緊急修改劇本的電視劇和電影被推上前台。
黃金時段,不再是愛情劇或家庭倫理劇的天下,而是被《京都除魔錄》、《我的式神同學》、《陰陽寮危機》等劇集霸占。
屏幕上,俊男美女扮演的陰陽師、驅魔人等揮灑著特效製作的靈符,與造型酷炫或是陰森恐怖的“妖魔鬼怪”展開激鬥。當然結局永遠是光明戰勝黑暗,守護人間。
街頭巷尾,氣氛徹底變了。
便利店和書店裡,與超能、妖怪相關的書籍、漫畫、周邊產品被搶購一空。咖啡館和居酒屋裡,人們交頭接耳,興奮地討論著報紙上哪個詞彙可能暗示了更深層的真相,爭論著昨晚電視劇裡那個結印手勢標不標準,或者神秘兮兮地分享著某個朋友的朋友的同事的遠親“可能”擁有靈異體質的傳聞。
“聽說了嗎?東覺寺那邊好像有高僧設下了結界!”
“我買了土禦門家的《百鬼夜行繪卷》複刻版!說不定能認出以後出現的妖怪!”
“官方肯定還藏著更多秘密!那個能放火的女人,說不定是某支特殊部隊的!”
“要是我也能有靈力就好了......”
在官方刻意營造的半遮半掩的氛圍中,群眾既安心於“政府有所準備”的虛假安全感,又沉迷於這種集體窺秘所帶來的刺激與狂熱。
喜歡穿越東京,我為大天師請大家收藏:()穿越東京,我為大天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