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才維下了班,坐著張峰開的車往家裡駛去。
“少爺,您猜對了,抹黑王二河的那家報社有問題。”
“經過調查發現,那個主編大概率是中統收買的人。”
“和中統有關?”
“是的,少爺,我讓暗衛跟蹤了他一段時間。”
“發現了他與中統的人接觸。”
“這人是中統的行動組長季博。”
張才維眉頭皺了起來。
他在中統的職位不高也不低,處於一個尷尬的位置。
除非計劃需要他,不然有什麼計劃根本不會告知他。
就像是這次針對王二河的行動,沒有告知於他。
還是他自己發現了不對勁,感覺這手法像是中統的風格才調查的。
中統有自己打擊漢奸勢力的風格。
通常是先形成輿論聲討,再付出實際行動。
有了輿論的影響,容易渾水摸魚處理掉目標人物,避免在第一時間被目標和小鬼子意識到。
具體實施的方法是,通過報紙,傳單等廣播渠道,披露目標人物的漢奸行為和罪證。
如與日偽勾結的具體細節,殘害同胞,貪墨錢財等案例。
讓目標處於輿論旋渦的中心,承受輿論的壓力。
張才維看了報紙上寫的關於王二河的罪證。
這些所謂的罪證,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瞎編的。
可是這些罪證偽造的很好,加上王二河目前的身份。
除非是了解王二河以及有些理智的人,不然基本上都會相信報紙上寫的關於王二河的罪證。
認為王二河就是這麼一個人人得以誅之的狗漢奸。
形成輿論壓力後,發動一些底層人讓他們對王二河進行聲討。
在王二河工作,住所以及路上張貼一些標語。
形成一種過街老鼠人人喊打的社會氛圍。
接下來會有兩種行事選擇。
一種是接觸王二河,讓他明白現在的處境,答應他如果接受策反,可以解決這件事。
以張才維對王二河的了解,他認為王二河不會妥協。
這人在有能力反抗的情況下,吃軟不吃硬。
第二種是配合輿論進行實際的鋤奸行動。
通過目標因為輿論壓力而心裡恐慌,放鬆戒備的時機,部署暗殺行動。
為了增加暗殺行動成功的概率,會接觸策反王二河身邊之人。
在采用暗殺的選擇前,會提前扶持自己人,儘可能代替目標的位置。
王二河的位置很重要,小鬼子不會輕易換不信任的人。
那被扶持的人隻有借著這個機會職位往上挪動。
這人很可能是財政局內部的人。
此外,還會接觸與王二河敵對,有利益衝突的人,借助他們的幫助,提高行動的成功的概率。
張才維一時想不到和王二河敵對,還能威脅到他的人。
此外最重要的是,中統為什麼會盯上王二河?
難道是因為上次的事?
張才維仔細一想,認為應該就是因為上次的事,上次他們在王二河手上吃了一個大虧。
想要找回場子也在情理之中。
張峰詢問道。
“少爺,我們要不要提醒一下王二河?”
張才維想了一下。
“提醒是肯定要提醒的。”
“於公於私,不論從同為潛伏人員還是我與他的私人關係來看,王二河都不能出事。”
“等會回去之後,你去找一趟王二河的司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