楚軍千裡奔襲,終是趕在韓信攻破齊國國都前,成功截停漢軍。
曆經兩場戰鬥,合計殲滅四萬餘漢軍。
當消息傳出後,天下驟然掀起滔天巨浪。
隻是震驚的不是項羽又一次打了勝仗,而是震驚劉邦的不要臉程度。
前派酈食出使齊國,齊王答應聯手抗楚,並撤回前線守軍。
結果轉頭就派韓信大軍壓城,連破齊國數城,若非項羽來援,齊國定會消亡在曆史中。
在餘朝陽的推波助瀾下,消息瞬間傳遍大江南北。
項羽成了以德報怨的大善人,劉邦成為了陰險狡詐的惡人。
反倒是項羽正麵擊敗韓信這件事少有人提及。
對世人而言,項羽兩萬破五萬有什麼好值得震驚的,這難道不是常規操作嗎?
沒辦法,巨鹿、彭城之戰在前,人們早已習慣了項羽的以少勝多。
劉邦看著手下將士的奇怪眼神,饒是他臉皮再厚,也感到一陣火燒。
但偏偏他還找不到任何反駁理由。
讓韓信攻打齊國是他下的令,讓酈食出使齊國也經過了他的同意。
隻是他萬萬沒想到的是,短短半月時間,韓信手下兵馬就從兩千暴漲至五萬。
又恰逢齊王答應聯手抗楚,然後被韓信一波打到老家。
這尼瑪他劉季上哪說理去,鬼知道他韓信半月時間能召集到五萬大軍啊。
早知如此,他瘋了才會讓酈食出使齊國。
半月召集五萬大軍,還踏馬訓練成了虎狼之師,到底誰才是大漢魅魔啊!?
劉邦氣得六竅生煙,險些一口氣沒喘上來。
但他很快就冷靜下來,下令道,“傳我命令,全軍攻打滎陽!”
喜歡亂跑是吧?
我劉季倒要看看,這滎陽沒了項羽鎮守,還有誰能擋我!
劉邦一聲令下,樊噲、灌嬰、周勃等將領紛紛響應,兵分三路朝滎陽展開了猛攻。
後命夏侯嬰領虎賁軍猛鑿成皋,乾擾楚軍糧草運輸。
又遣密使聯絡彭越,許諾‘以梁地歸彭’為條件,發動河內睢陽遊擊戰,加大破壞糧道能力。
劉邦多管齊下之際,韓信率殘部退守漳河一線,以張耳守邯鄲、陳豨護代地,效仿巨鹿之戰壁壘戰術重建防禦。
急調蕭何從關中輸送糧草,同時截留燕國鹽鐵資源,並招募趙國遊俠補充騎兵。
一陣緊鑼密鼓的操作後,這才堪堪站穩腳跟,但局勢依舊不樂觀。
沒辦法,要想贏項羽這位兵形勢巔峰人物,隻能在兵力上碾壓對方。
以十萬為界,雙方兵馬越少,項羽贏麵越大。
幾萬新兵就想阻止項羽,無異於癡人說夢!
至此,天下大勢被分為兩座戰場。
一是集結雙方主力的滎陽戰場。
二是韓信項羽對峙的邯鄲戰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