劉邦延緩三天簽訂鴻溝盟約的原因很簡單。
就是要等駐紮在新都的韓信趕往主戰場。
因為他認為,麵對項羽這等不似凡人的猛將,單憑他自己絕無打敗可能。
必須要集結全部力量,方有一線戰勝希望。
為此,他先是聽從張良建議,推動鴻溝盟約的達成,以降低項羽的防備心理。
隨後又告知餘朝陽下落,讓他將矛頭指向九江王英布。
在此基礎上,劉邦還把梁地大大小小幾十座城池都給予彭越,並冊封他為梁王,從昌邑西進,攻打外黃、杞縣,切斷楚軍糧道。
所謂謀事在人成事在天。
劉邦已經做了他能做的一切,求的就是一舉殲滅楚軍,還天下一個太平!
而韓信也沒讓劉邦失望,在接過漢軍的指揮權後,韓信當即下令兵分兩路。
一路由韓信、灌嬰率兵十五萬從北路包抄,猛攻項羽右翼。
一路由劉邦、樊噲、唐方生、周勃、夏侯嬰率軍二十萬出陽夏,追擊楚軍。
有唐方生這位逃跑大王在,也不怕劉邦被項羽於戰中殺害。
隻需牽製住楚軍,待右翼、後方兵馬齊至,項羽就隻剩東退一條道路。
而垓下…
就是韓信為項羽量身定製的葬身之地!
很快,劉邦前鋒樊噲在固陵突襲楚軍後隊得手。
急於東下尋找餘朝陽,並攻打英布的楚軍步伐驟然一停。
項羽勃然大怒,“出爾反爾,讓天下人恥笑!”
“傳令,全軍停頓在固陵部署。”
“本王一直想和劉邦決戰,但始終沒機會,這次他主動送上門,本王非摘下他腦袋不可!”
鐘離眜臉色驟變,“大王,此地無險可守,當先率軍退回彭城,派人東下找回軍師才為上策啊!”
項伯同樣拱手道,“大王,機會千載難逢,劉邦這顯然是狗急跳牆,何不一舉殲滅這個小人?”
“劉邦他不過一逃跑將軍,屢戰屢敗,有何懼之有?”
麵對各持己見的兩人,項羽深吸口氣,做出了最終決定,“楚軍作戰,向來隻有敵軍逃跑的份,哪有楚軍逃跑的說法。”
“傳令後隊變前隊,迎敵!”
一聲令下,項羽親率主力回頭反擊。
他身先士卒,衝鋒陷陣,奔波多地疲憊不堪的楚軍頓時爆發出驚人的戰力。
劉邦率領的二十萬大軍再度被項羽擊潰。
好在此時周勃挺身而出,他打光了自己統帥的兩萬兵馬,掩護劉邦率領的中軍主力退入陽夏城。
陽夏城內,一眾核心將領依照舊例進行著戰敗檢討大會。
唐方生靠在門檻上,內心早已麻木。
這是劉邦第幾次輸在項羽手中了?
他記不清,因為輸的次數實在是太多了。
自打彭城之戰項羽三萬大破五十六萬開始,劉邦不是在跑路就是在跑路的路上。
他本人更是淒慘無比,在三國時期好歹也是能和呂布大戰兩百回合的選手,結果到了楚漢傳奇後,直接搖身一變成為了逃亡大王。
整天不是帶劉邦跑路就是帶韓信跑路。
跑路技巧都快趕上實戰技巧了。
他可是騎馬砍殺雙冠王,單殺大將軍韓信,和呂布大戰兩百回合的猛男,整天跑路算啥事?
爺們就是要戰鬥!
什麼,你說迎麵走來的是項羽!?
嗯……也不一定非要戰鬥,跑路其實也挺好的。
這次雖然打了敗仗,但現場眾人臉上的表情卻極為樂觀,劉邦更是一反常態表示道:
“這仗咱們還得接著打,備好糧食跟他們拚。”
“我們輸了這麼多次,也不在乎這一次了,隻要贏一次就好!”
“贏一次就能徹底鏟除楚軍!”
張良重重頷首,“漢王所言極是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