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元朔六年,春,大將軍衛青聞叛將趙信偷襲甘泉宮,十萬火急救駕,然引帝猜忌,故收走虎符。】
【元朔六年,夏,在漢軍持續打壓下,匈奴被迫遠遁,帝命霍去病為驃騎將軍,率軍一萬探明河西之地,翌日狩獵獲‘白麟’,故改年號為元狩。】
【元狩一年,冬,驃騎將軍於各軍中開始挑選人馬,準備出發河西。】
【元狩二年,春,兵馬富足,發兵河西!】
菜頭洋洋灑灑寫下幾行字,在確定沒有遺漏差錯後,又才急急忙忙跑出石室金匱。
劉徹極為喜歡在開春後用兵,今為新元年之春,霍去病在全軍中挑選的一萬兵馬也已儘數到位。
出征在即,劉徹下令文武百官與他一同檢閱兵馬,可見他對此戰的重視程度有多大。
等她趕到時,檢閱剛剛開始,一眾百官連忙給這位女子讓開位置,讓她走在劉徹身後。
這既是對她身份的認可,亦是對她能力的肯定。
而隨著文武百官漸漸深入,他們的麵色也愈發奇怪,想象中的精兵強將不僅沒有出現,反倒還出現了許多奇奇怪怪的士兵。
而同樣疑惑的,還有劉徹,他在一名士兵麵前駐足,問道:“你的裝備為什麼跟彆人不一樣?”
那名士兵直接被問懵了,連忙跪地,眼神求助的望著霍去病。
霍去病連忙解釋:“稟陛下,他原本是匈奴人,所以兵器與漢軍有所不同,臣想隻要他用著稱心,順手就行。”
“匈奴人?”劉徹來了興致,淡淡道:“把你的兵器拿出來瞧瞧。”
士兵如臨大赦,連忙從馬馱中拿出兵器,隨著一件件兵器被他放置地表,劉徹的眼神也愈發精彩。
這哪是士兵啊,分明就是一位活動的兵器庫!
刀、劍、短戟、長弓、繩網…
看著那堆成小山的十八般武器,劉徹眼皮狂跳,著實開了眼界,不過倒也沒有多說什麼,徑直來到一位瘦小的士兵麵前,狐疑的望著霍去病:
“這人如此瘦弱,也能上馬打仗?”
“陛下有所不知,”霍去病淡淡一笑,“此人為羌將,是臣專從羌騎營中挑選的,外號輿地圖。”
“彆看他瘦,但閉上眼睛隻用鼻子,都能找到水源和方位。”
霍去病告訴劉徹,他挑選的騎兵不僅要能衝鋒陷陣,而且還要個個都身懷絕技。
當劉徹再次駐足後,霍去病再一次解釋道:“這位上馬是騎兵,下馬是獸醫。”
“此戰需要遠途奔襲,中途要穿越山川沙漠,如果軍中沒有獸醫,一旦馬匹出現問題,勢必會影響戰爭的走勢。”
聽這麼一解釋,劉徹很快回過味來:“野路子加野路子就是新路子。”
“兵無常勢,水無常形,你多讀讀先賢兵法,以後仗一定會打得更漂亮。”
霍去病雖表麵沒有多說什麼,但內心很不讚同。
他認為打仗要善於因地製宜和因勢利導,光靠兵書死記硬背是行不通的。
雖然沒有言語,劉徹卻是看出了霍去病眼中的不服氣,輕笑道:“你很像朕,骨子裡像!”
“朕等著你親自著出一本兵書,讓後人知道何為用兵之道!”
在劉徹的大笑聲中,霍去病翻身上馬,領著一眾奇形怪狀的大軍浩浩蕩蕩殺出長安,刀鋒直指河西之地。
望著即將消失在視野的霍去病,劉徹心中的不安卻是愈發腫大,再次叮囑道:“驃騎將軍,記住…”
“君子不立危牆,隻需探明情報就好!”
“籲!”
霍去病右臂猛然用力,馬匹前蹄頓時高高躍起,隻見他頭也不回朗聲道:“放心陛下!”
“臣定然不會孤軍深入,探明情報就回來!”
話落,霍去病重重一甩韁繩,領著大軍一騎絕塵,當來到長安的郊外後,剛剛還一本正經的霍去病立即就變了副麵孔,目光炯炯道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