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個世上隻有一件東西是絕對的公平——死亡!
在經曆虎賁抬轎、羽林垂首、天子降階武將最高殊榮後,這位徹底扭轉漢匈局勢的大將軍,永遠離開了人世間,離開了大漢朝。
大將軍衛青死亡的消息,像是插上了翅膀般,傳遍了大漢十三州。
自飛將軍、冠軍侯後,又一位隕落的大漢柱石。
百姓悲慟,將士痛哭,舉國哀悼。
劉徹含淚下旨,以國葬送於茂陵,葬於冠軍侯陵墓旁,並將衛青的墓塚修成陰山狀,以紀念他為大漢立下的汗馬功勞。
帝國雙璧接連離世,大漢再無頂級統帥,繼任者李廣利、趙破奴、秦雲等人能力平庸,隻可為將不可為帥。
按理來說,這下可以休養生息了吧?
而劉徹用實際行動表明:一場更大的風暴…即將來臨!
幾年後,漢帝任命李廣利為貳師將軍,發屬國六千騎,及郡國惡少年數萬人,西征大宛。
可路途道阻且長,還沒等到大宛,幾萬人馬就隻剩下幾千,隻得無功而返。
等到敦煌一清點,所剩士不過什一二。
劉徹勃然大怒,經過一年的調兵遣將後,又征集六萬人,十多萬牛馬和各種補給浩浩蕩蕩再次出征大宛。
其陣仗之大,直接嚇壞一眾沿途小國根本不敢阻攔,到了大宛也沒咋打對方就表示願意臣服。
浩浩蕩蕩的大軍領著大宛國上供的汗血寶馬,踏上歸鄉之旅,然回途路上又是死傷無數。
為了一匹馬,葬送十萬人,而遠征大宛一路上的開銷對百姓來說又是多大的負擔?
此時的大漢朝酷吏橫行,對百姓極度壓榨,流民遍地、盜匪橫行,起義不斷。
麵對這群不聽話的刁民,劉徹的應對隻能用四個字概括——鐵腕鎮壓!
可無往不利的漢軍,在麵對民間的叛亂時,卻是罕見的失效了,根本就壓不下去。
因為全國人民都已經活不了了,一片一片的死,怎麼鎮壓?
而其中聲勢最為浩大的,當屬江東之地的白蓮教!
沒辦法,劉徹隻得派出秦雲鎮守江東,告訴他白蓮一日不平一日不許回京,似乎有意將這位新星調離長安。
民間混亂不堪,宮內也即將麵臨一場極端恐怖和血腥的超級大亂!
而這場血腥的源頭,根本原因還是因為劉徹本人。
由於他過度沉迷修仙,這股風氣漸漸蔓延至後宮嬪妃,不過嬪妃們倒沒有做什麼長生不死的春秋大夢,反倒借此衍生出一種歹毒至極的邪術——巫蠱之術!
即:看誰不爽就做個木偶埋於地下,紮它、燒它、詛咒它。
而真正將這場動蕩推到高潮的,還得從兩件事開始。
第一件事就是鉤弋夫人懷胎十四月的孩子,劉弗陵誕生。
上古先賢帝堯就是懷胎十四個月誕生的,現鉤弋夫人同樣生下十四月份的孩子,劉徹將其視為大吉征兆,改鉤弋宮門為堯母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