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這場人與天的論道,在經過三天後落下帷幕,儘管沒有分出高低,可也注定會名傳千古,為後人歌頌。”
“他們互相尊敬,互相學習,互相認同,但都沒有因為對方的言論改變自己思想,或許…這就是惺惺相惜的緣故罷!”
“告彆洛邑,孔子踏上返回魯國的路程,他曾向郯子學宮製,與齊景公縱論天下。”
“三十而立的年紀,他也有了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,可眼前的世界,卻讓他愈發感到陌生。”
聲音娓娓道來,在眾人耳畔響徹,慈祥而充滿神性,為他們展開屬於孔子的一生。
而聲音每每響起,就有與之對應的畫麵浮現,整體畫風雖然古樸,卻恰恰符合封建時代的裝扮,代入感極強。
畫麵的最後,是曆經滄桑的孔子平躺在一片山林中,眼神彷徨迷茫。
“隨著周天子權力的喪失,典章製度和道德規範而日漸崩塌,他所奉行的那套周禮,正在不可阻擋地朝著一個方向墜落。”
“諸侯國的烽火,正在摧毀的不僅僅是一個存續數百年的朝代,還有讓這片土地和人民綿延安穩的精神結構。”
“他要想方設法的呼喚並恢複周禮,他要把散落在地上的禮製碎片,一點一點拚起來,重新安放進世人的心中,一切從教化做起。”
“孔子向眾人敞開大門,他打破周王朝多年沿襲的宮學傳統,創辦了炎黃史上第一所私學,這是一所麵向平民大眾的開放式學校。”
“他要把廟堂之上正在衰落的禮傳播到村野民間,知識不再是貴族獨享的特權,孔子提出有教無類,無論出身貴賤稟賦高下,都應該獲得受教育的平等機會。”
“孔子為學生們開設了:禮、樂、射、禦、書、數六門課程,這被後人稱為君子六藝。”
慈祥而神性的旁白聲落下帷幕,孔子教導學生君子六藝的畫麵開始浮現。
可很快,他們嘴角就不由自主的狂抽起來。
你以為的孔子學生:彬彬有禮,風花月雪,手無縛雞之力。
實際上的孔子學生:臂開長弓,連發四箭如珠串聯,肩扛巨石逆流而上,胯騎戰馬左射禽獸。
除此之外,琴棋書畫還樣樣精通,教導內容涵蓋德倫理、藝術修養、軍事技能、文字文化、數理邏輯五大領域,主打一個六邊形戰士。
饒是餘朝陽這般見過了大場麵的人,在此刻也忍不住吐槽道:“這不就是儒生那一套嗎?”
“不是…儒家祖師爺這麼生猛,咋到三國時期儒生就變成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小弱雞了?”
“若一直如此,丞相何至於無人可用?到底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?”
帶著疑惑,餘朝陽心神再度沉淪其中。
“經曆幾十年的磨難,四十歲的孔子對自己的人生看得更加通透了,八年後,曾經將他拒之門外的家臣陽虎執掌著魯國大政,孔子選擇退隱湖海,這段時間裡,他寫就了《詩》《書》《禮》《樂》,門生遍布天下。”
“魯定公時期,孔子升任大司寇,七日而誅少正卯,他試圖以自己的政治理念改變一個國家,可現實總是不儘如意,三年後,魯國君臣沉迷齊國送來的歌舞,他與季氏權貴們兩相失和,被迫再度離開家鄉,開始遊曆天下。”
“重新踏上旅途的孔子已經五十六歲了,懷抱著希望和理想,這群布道者目標明確,他們遊走各國就是為了廣播‘仁’和‘禮’的主張,寄望能為執政者所用,這十四年的顛沛流離,被後人取了一個輕鬆的名字——周遊列國。”
畫麵裡的孔子衣衫襤褸,時常食不果腹,天為被地為床,迫切的想自己主張能被諸國國君采納。
諸國國君雖對孔子禮待有加,可對他的主張卻是避之莫及。
每一次希望都會變成絕望,然後又變成希望,如此反複了不知多少次,可始終不變的,是孔子一行人堅定的眼神!
“周遊列國十四年後,孔子終於回到了魯國,回到屬於他的杏壇,當年跟隨他出遊的子弟多以學成出仕,孔子在家鄉繼續開課授徒,相傳他弟子三千,有賢人七十二,但這些都難以安慰晚年的暮年的孤獨。”
“在經曆心愛的弟子顏回突然病死,陪伴他最久的子路死於戰亂,唯一的兒子先他而去後,孔子重病不起。”
“在生命的最後時刻,他等來了弟子子貢,孔子從病榻上慢慢起身迎上前去,用儘最後一絲力氣遠遠地衝子貢喊道:你為何…來的這樣遲啊。”
“這一年,孔子七十三歲永世長眠,逝者如斯夫,不舍晝夜。”
“其弟子及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,整編為書,其名曰:《論語》!”
“孔子的一生遭受了太多的非議和質疑,承擔了太多誤解,他在生前並沒有獲得期望中的成功,甚至一再失敗,然而這正是一個理想主義者的光榮,正是他的那些在當時不被理解、不被需要、不被欣賞的思想,深深影響了後世炎黃兩千年。”
“後人有曰:天不生仲尼,萬古如長夜!”
轟!
一道金色雷霆貫穿整個畫麵,六本泛著熒熒華光,充滿歲月氣息的泛黃書籍頃刻占據了整個屏幕。
從左到右分彆為:《詩》《書》《禮》《樂》《易》《論語》。
餘朝陽顫抖著手,緩緩點開那本最大的《論語》,幾乎是在瞬間,他的瞳孔就縮成了針尖!
彈幕更是瞬間爆炸!
喜歡說好做遊戲,五千年曆史什麼鬼?請大家收藏:()說好做遊戲,五千年曆史什麼鬼?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