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一種不同的思想主張,都代表著一道政治理念,正因如此,這小小的稷下學宮才會聚集如此多的天下百家。
他們迫切的想說服其他人,使自己的思想主張得到認可,從而得到諸國君王看重,登上天下舞台,大展拳腳的同時施展心中抱負。
如今風頭正盛的公孫鞅,也曾是稷下學宮中的一員,以法家身份同群雄辯論。
奈何秦公一簡《求賢令》,釣走了這位法家高材生。
不過公孫鞅的離開,並未對稷下學宮的興衰帶來影響,依舊被天下士子視為聖地,每天都有天各一方的士子前來。
而今天的論題,正是最根本性的問題:人性到底是本善還是本惡!
這場辯論主張人性本善的,正是名揚天下的儒家孟子。
孟子年紀雖輕,卻是儒家集大成者,繼承孔子思想,主張仁政民本。
雙眼如炬,仿佛蘊藏著世間真理,孟子正襟危坐祭酒左手方,語氣睥睨道:“人性本善,人有四瑞,曰:惻隱、羞惡、辭讓、是非。”
“得天下者,理當反對暴政,保民而王,得道多助,失道寡助。”
此話宛若一根引線,瞬間就點燃了整個學堂,還不待有人竊竊私語,就有一名法家門人驟然起身,斬釘截鐵道:
“人性本利!”
“因人性有利,才有法度,天下人生而好利,方有財貨土地之爭奪,生而貪欲才有盜賊暴力與殺戮,生而有奢望,才有聲色犬馬。”
本小章還未完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!
“得天下者,當以法製防範惡欲,以法製疏導人性,人性才能向善有序。”
“孟夫子空言性本善,將治世之功歸於人性之善,將亂世罪孽歸於法、墨、兵三家,無非是要重申仁政、仁治與複古之論。”
“此乃縱容惡行,蒙蔽幼稚,是真正的大偽之言。”
這稷下學宮素以學風奔放言論自由為特點,這人的這番觀點,尤其是關於人性本利之說,更是一石激起千層浪。
瞬間就引起了現場士子們更為廣泛的爭論。
不過爭著爭著,討論的話題就悄然變了味,從人性本善、本利,變成了對天下諸國大事間的爭論。
“一派胡言!”一名墨家門人拍案而起,怒斥四方:“天下之亂源於人不相愛,若想消除天下紛爭,應建立平等互助關係。”
“要兼愛非攻,天誌明鬼,尚賢、尚同、節用、節葬、非樂、非命!”
“誤人子弟,蒙蔽幼稚,你兵、墨兩家才是真正的禍亂之源!”
一名道家門人拍桌而起,逮著那名墨家門人就是一頓狂噴,旋即正色道:
“道法自然,萬物需順應自然規律,以自然狀態實現和諧,無為而治,因順民心而安民命。”
好端端一場關於人性本善的辯論,頃刻間就變成了鍵政。
不過倒也不能理解,畢竟男人嘛,一生總共就那麼三個愛好。
尋常男人尚且如此,遑及一群懷著遠大理想的男人?
一時間,學堂頃刻被嘈雜的聲音覆蓋,各類思想主張層出不窮,且永遠不知道下一秒會出現什麼驚喜。
正如一句話所言——你方唱罷我登台!
“大世之爭,大世之爭啊!”
王德昌渾身顫抖的看著眼前一幕,內心激動到不能自語,對周遊的崇拜更如黃河之水滔滔不絕。
其他人都是集百家之長方開宗立派,可周遊倒好,直接硬生生創造出百家來。
而且這諸子百家還不是一群空有軀殼的虛空造物,每一家都有自己的政治主張、核心理念,且無比符合當下的社會環境。
每一家都可圈可點,能讓人耳目一新。
道、法、儒、墨、兵五家,隻不過諸子百家中一個小小的縮影。
除此之外還有農家、名家、雜家、小說家、醫家等等……
爭辯愈演愈烈,高坐上方的孟夫子終是忍不住開口出聲:
“生於憂患,死於安樂,天降大任於斯人也,必先苦其心誌,勞其筋骨……”
喜歡說好做遊戲,五千年曆史什麼鬼?請大家收藏:()說好做遊戲,五千年曆史什麼鬼?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