左庶長,通常由非王族大臣擔任,掌政務及律法。
郎中令為國君近侍職官,掌管王宮警衛。
可以說這兩個職位,就是嬴渠梁貼身為兩人打造的。
一文一武的同時,又還能隨時詢問餘朝陽這位文武雙全的郎中令。
嬴渠梁把群臣義憤填膺的反應儘收眼底,心中早有腹稿,所以根本不給其他人說話的機會,就聽見他繼續道:
“秦國想要富強,就必須推行先君新政,可推行新政,就免不了有人事職位上的變動。”
“諸位都是老臣老將,現在動誰都不好,所以寡人隻能將諸位的官職向上擢升,以騰出幾個人做事的位子,讓士子們去施展施展。”
嬴渠梁不說改革變法,而是說推行先君新政,這就讓那幫老臣們沒辦法在雞蛋裡挑骨頭。
同時他還表示,此番變革正是為了給老秦人,給先祖一個交代,萬一兩三年內新政無功,自然還要仰仗諸位重整大局。
當然,這話也就嘴上說說而已,因為無論新政成不成,嬴渠梁都會重用公孫鞅、餘朝陽以及一眾士子們。
這是什麼,這可都是他的心腹啊。
比起以甘龍為首的一眾倚老賣老的老氏族,顯然餘朝陽等人更為親切,一榮俱榮一損俱損。
當然,這隻是嬴渠梁的內心想法,單從表麵來看的話,這一番話說下來可謂是滴水不漏,根本不給人任何反駁的機會。
正所謂有獎有罰,有升有降,嬴渠梁隨後就公布了降職名單。
首先,內侍景監雖招賢有功,但卻多有紕漏,所以遷到左庶長府任長史之職。
“臣,奉命。”景監恭敬作揖,由於提前通過氣,所以反應很是平靜。
其次,車英由於曆練不足,所以同樣遷到左庶長府擔任衛尉。
“臣,奉命。”
很快,宦官尖銳聲音再起。
“其三,櫟陽令子岸,理政粗疏,原職回軍任前將軍。”
“豈有此理!”子岸麵色大變,拍案而起,剛準備開口說話,就瞧見贏虔惡狠狠的盯著他,眼神仿佛能吃人。
強壓之下,子岸隻得生生壓下話語,心不甘情不願作揖道:“臣……奉命!”
連降三人後,緊接著就要開始升官了。
首當其衝的就是中大夫杜摯升職為太廟令,爵位等同上大夫。
長史公孫賈升職為太子右傅,爵位等同上卿。
這兩人表麵升職,其實都是明升暗降,從實權人物變成了一個負責燒香、一個輔佐太子嬴駟。
不過兩人此時並不著急,因為馬上就要輪到贏虔了。
作為嬴渠梁親哥,贏虔在老秦人中威望極高,且深得老氏族們擁戴,所以就算是鬨,也要等著贏虔任命完了一塊鬨。
不過這群老氏族顯然都低估了兩人的兄弟情義,到底是血濃於水的親兄弟,又怎麼可能沒有事先通氣。
不過嘛,演戲自然要演全套。
所以當贏虔聽到自己兼任櫟陽令時,那張粗獷的大臉上充滿了錯愕,不可置信。
“鳥,俺能做櫟陽令?”
“俺隻知道領兵打仗,好吧…奉命。”
不得不說,贏虔真是一個出色演員,他的‘無奈妥協’,讓杜摯和公孫賈瞬間就啞火了。
連老秦人中威望最高的長公子都這種態度,那他們還能再多說什麼呢?
最後,擢升上大夫甘龍為太師,位居群臣之首。
太師一職是秦國從未有過的高位,而且還連升兩級,做到了真正意義上的德高且望重。
不過和杜摯公孫賈的情況一樣,明升暗降,不僅被排除變法決策圈,且不掌兵、財、人事。
算是嬴渠梁對舊勢力的政治安撫手段。
就這樣,嬴渠梁用一番滴水不漏的操作,讓老家夥們自然而然就把權力給交了出來。
既空出了上大夫、左庶長、郎中令等要職,也搬走了像杜摯這樣的變法鐵杆絆腳石。
同時還將景監、車英等心腹之人調到了左庶長府,顯然,一切都在嬴渠梁的掌控之中。
可一眾老氏族又豈會甘願任人擺弄,在嬴渠梁早有預料的眼神中。
甘龍驟然起身,矛頭直指端坐大殿中央的餘朝陽、公孫鞅兩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