談判不歡而散。
這既在餘朝陽意料之中,也在他的意料之外。
意料之中的是,他早就知道中原列國不會坐視秦國顛覆魏國。
畢竟唇亡齒寒的道理誰都懂。
更何況秦國本就強盛,倘若再吞下魏國疆土,天下局勢頃刻就會迎來翻天覆地變化。
這塊土地在魏國手裡是四戰之地,舉目皆敵。
倘若在秦國手裡,那戰略上的意義就又有所不同了。
北可直抵趙國都城邯鄲,西可平定弱國韓國,南可痛擊大楚,東可清掃衛、宋、魯、齊諸國。
外加有坐落在函穀關內的大本營,可源源不斷的輸送糧草,兵馬。
一旦秦國掌控這塊地界,就相當於掌握了戰略上的主動權,攻守皆在一念間。
倘若角色互換,餘朝陽也絕不會允許秦國掌控這片土地。
一方被民意裹挾著,不得不取。
一方事關家國安全,絕不讓取。
兩者可謂是針尖對麥芒,誰也不肯退卻一步。
正如老賊同老子論道時講的一句話:打得一拳開,免得百拳來!
有些事,終歸要在拳頭上見真章。
想要成就絕世霸業,就必須要有絕世武力,今日退一步,明日退十步,後天退百步。
每次碰見挫折都選擇退縮,如今開創千秋霸業?
餘朝陽用實際行動表明了自己背水一戰的決心。
當他披堅持銳出現在戰場上時,所有秦軍…都沸騰了!
左贏華右贏疾,身後屹立國恥巨石,二百三十一位東征軍蓄勢待發,近十三萬虎狼之師虎視眈眈!
此戰,沒有退路,不成功就成仁!
隻見餘朝陽驟然拔出腰間佩劍,振臂怒吼:“將士們,請讓我們用鮮血扞衛秦國榮耀!”
“大秦與魏國乃世仇人儘皆知,可今五國來使卻要求我們放下仇恨,就此打道回府,你們答不答應?”
秦軍麵色一正,長戈齊刷刷杵地,發出一道讓天地都為之變色的怒吼:
“不答應!”
“不答應!”
“很好!”餘朝陽把長劍重重插入地底,拿起白起雙手捧著的戰戈:“我秦國男兒從來都沒有臨陣退縮的說法。”
“今天,就讓我們攻破眼前的大梁城,洗涮秦國百年屈辱!”
“請你們握緊手裡兵器,用無畏的決心告訴中原列國,我大秦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