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場君臣間的坦白,來得太過突然,來得太晚。
以至於餘朝陽才剛剛緩過勁來,對方就已撒手人寰。
千言萬語堵在喉間,手臂抬了放放了抬,嘴唇張了閉閉了張,終是化作一道無聲的哽咽。
餘朝陽痛苦的閉上眼睛,可眼角的淚珠卻是止不住的滴落。
一眾跪地的家眷也在此刻潸然淚下,痛哭出聲。
當鐘聲響徹鹹陽城時,老秦人明白…他們的王死了。
而早就做好準備的文武百官也在此刻姍姍來遲,一個個匍匐在地嚎啕大哭。
隻是那眼淚是否發自內心,還有待考究。
房間內的史官則將奮筆疾書的竹簡猛然一合,神情嚴肅的遞給禦史大夫。
禦史大夫翻開一看,瞳孔驟然縮成針尖,猛然抬頭望向那位跪倒在床沿的男子,眼神中充滿了不可置信。
緊接著,他又試探的望向魏紓、羋八子兩位女眷。
試圖通過對方表情來判斷這道詔令的真假。
回應禦史大夫的,是兩人的輕輕頷首。
見此情景,禦史大夫心臟驟停,顫顫巍巍的朗讀道:
“先王詔令——今兩子年幼,暫時擱置太子一事,以防被有心人利用引發朝堂動蕩,在此期間,秦國一切大小事宜皆由相國餘朝陽斷決。”
“待兩子年長,相國可擇一立為太子,後舉行加冕儀式成為下任秦王。”
“若兩子皆不堪重用,相國餘朝陽可取而代之,自立為王…且任何人都不能用任何形式加以阻攔。”
“贏氏可亡,秦國不可亡。”
禦史大夫一口氣朗讀完畢,可越是往後他就越膽戰心驚,語氣越是複雜。
他著實無法想象,到底是何等的信任,才會讓嬴駟這位雄才大略的君主,義無反顧且毫無顧慮的將秦國交到相國手中。
不僅賜予對方隨意更換立太子權力,甚至還明說,不堪重用可自取!
可以說秦國未來是姓贏還是姓餘,都隻在對方一念間。
因為這是一個主觀題,任憑嬴蕩贏稷何等天縱之才,餘朝陽說你不堪重用就是不堪重用。
而在兩位孩子長大成人的十幾年間,這位當朝相國有足夠的時間把文武百官全換個遍。
屆時,改朝換代不過一念間。
誰人能擋,誰人敢擋?
可以說嬴駟的這道臨終詔令,徹底把餘朝陽推向了人臣之巔,也注定了未來會出現一位把控朝政的頂級權臣。
不過轉念一想,能在這風雨動蕩之際為秦國撐起一片天的,也就隻有這位當朝相國了。
與其新立秦王同對方互相掣肘,倒不如梭哈相國。
就賭他在品嘗過權力的滋味後,會將大權交給下一任秦王。
在這群人老成精的文武百官眼中,這完全就是一場嬴駟主導的驚天大賭。
兩邊的籌碼分彆是秦國未來,以及相國良心。
這,就是信息差帶來的視野問題。
如果他們知道嬴駟內心所想,就絕不會產生這種想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