而事實也正如菜頭的猜測般。
儘管趙雍已經做足了準備,其派係文武大臣輪番上陣,可依舊沒能撬動反對派內心堅冰。
兩派人馬各持己見,誰也說服不了誰。
僵持不下之際,最終還是趙雍拍案定板,暫且擱置了胡服騎射的改製。
但明眼人心裡都門清,趙雍絕不會輕易放棄,以後還有的是機會扯皮。
至於能否成功推行胡服騎射,還得看後續局勢如何發展。
其中重中之重,當屬五國聯軍同秦國的這場大戰。
彆看蘇秦佩戴六國相印,可內心的壓力卻是大得很。
說破天,也是趙國對秦國不義。
人家好心好意借兵助你平叛,結果轉頭就加入伐秦大戰。
此等不義之舉,在趙國民間有著相當大的非議,每每提及此事,趙國百姓都感到麵紅耳赤。
除此之外,隱居在神農山的墨家,也曾數次派遣門人趕赴邯鄲勸解趙雍,大罵忘恩負義之輩。
可想而知趙雍到底是頂著怎樣的壓力,但他沒有選擇。
秦國要伐,改革…也必須推進!
而此時彈幕。
【嘖嘖嘖,這戰國真就沒一個是簡單的,家家戶戶都有本難念的經啊!】
【天時地利人和趙雍齊占,卻依舊無法推動胡服騎射的改製,這改革變法未免也太難了點。】
【秦國推動耕戰一體,先後發生郿縣械鬥處死七百餘人,又割去陽哥鼻子,流放太子嬴駟,又將以甘龍為首的老氏族連根拔起,這才堪堪推動成功,趙雍要三言兩語就能完成改製,那秦國死去的人又算什麼?】
【蛋糕就這麼大,有人占就一定會有人丟,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,反對派豈會坐以待斃?】
【等著吧,趙雍想推行胡服騎射絕非一朝一夕功夫,免不了要明爭暗鬥。】
【這趙雍也不簡單啊,拿得起放得下,剛剛平亂就又推動改製,齊頭並進,日後定為秦國大敵!】
【哥們還是那句話,在老賊的遊戲裡,但凡有名有姓的…就沒一個是簡單人物,當然魏嗣除外。】
【魏嗣:老子踏馬下等馬換上等馬,這還要噴?】
【魏嬰:既然都下等馬換上等馬了,那魏國為什麼亡了呢,哎呀好難猜啊~】
【魏國:攤上你這麼個儲君,當真是倒了八輩子血黴,你在換你x呢!】
五國聯軍集結期間,中原列國都沒有停滯不前。
伐秦之戰固然重要,但日常運轉並沒有因此停擺。
秦軍同樣如此,整個函穀關熱火朝天,到處都是迷茫的新兵蛋子,以及各地上呈中央的信件。
成筐成筐的糧食被運往關中,鐵匠鐵錘都快掄冒煙,操練的士兵隨處可見。
事務雖忙,但得益於穩固明了的官僚體係,一切倒也還有條不紊的進行著。
當然,其中並不包括餘朝陽這位相國。
隨著五湖四海的士卒趕往函穀關,他這位掌管大小一切事宜的相國,徹底成為了大忙人。
恨不得把自己掰成兩掰來用。
夜是要熬的,飯是沒時間吃的,睡覺是不可能的。
一天下來不是處理政務,就是眉頭緊鎖的盯著輿圖,要不就勘察在軍營中,片刻不得閒。
但沒辦法,不拚命不行。
嬴駟既然將秦國交到他手中,他自當鞠躬儘瘁,不負嬴駟所托。
在他身後,則掛著嬴駟親自提筆寫下的《秦國社稷圖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