伴隨蘇秦的兩次試探,事情基本得到了蓋棺定論。
即:那支來曆不明的大軍主力,此刻就在巴蜀之地!
如此一來,所有疑惑都會迎刃而解。
贏華何等的傲骨錚錚,可麵對蘇秦幾乎施舍的援助,不僅沒有憤怒出手,反而急迫的想領走士兵。
由此來看,贏華的確被逼得沒招了。
再一個就是白起打出的驚世駭俗逆天戰績。
說實話,當消息最開始被證實的時候,他們幾乎都做好撕毀盟約繼續和秦國死磕的準備了。
一個十四歲的少年,首次領軍作戰就能打出這逆天戰績。
說實話,他們不敢想象以後會成長成什麼樣子。
最關鍵的是,秦國彌補了自身的最後一塊短板——帥才!
毫無疑問,白起現在展現出來的就是當世一流的帥才水準,畢竟五萬人的大軍可不是誰都能指揮的。
待白起成長起來,秦國緩過勁來,餘朝陽、張儀、白起一內一外一戰,三位一體。
天下誰人可擋?
不過現在嘛,倒是沒這個顧慮了。
五萬精銳打不過三十萬烏合之眾,那白起不如找塊豆腐撞死。
當亞曆山大被打上先鋒標簽後,一切就變得合理了起來。
對主力在巴蜀之地這個說辭,他們更是深信不疑。
正如餘朝陽,隻需略施小計即可。
蘇秦等人和白起差彆不大,早已習慣了用王者思維來思考。
在他們看來,這樣一支東拚西湊的大軍怎麼可能是主力嘛,主力定有其人。
餘朝陽則巧妙利用了這一心態,將對方有主力這個概念釘死。
然後再才拋出巴蜀之地。
而事實也正如他預料般,當聽聞外族主力藏匿在巴蜀境內後,蘇秦等人瞬間打起了退堂鼓。
開什麼玩笑,那可是赫赫有名的蜀道!
其山路之崎嶇非人力能踏足,稍有不慎就會摔得個粉身碎骨,同時還要麵對迷路、瘴氣等等自然因素。
跨越蜀道同外族主力作戰,不亞於以卵擊石。
還沒開打自家士兵就先死一半。
就這地界,有人願意去才有鬼了。
也正是因此,才有了蘇秦後續的兩次試探。
在確定贏華不是作假後,當機立斷打道回府。
這看似巧合的結果實則是必然。
自白起打出逆天戰績的那一刻開始,結局就已經注定!
因為沒人會相信,一支跋山涉水的外敵軍隊,其主力會是一群衣不蔽體的野蠻人。
信息決定眼界,雙方的信息不對等,自然會被餘朝陽牽著鼻子走。
與此同時。
在贏華帳下做事的司馬錯,則收到了來自鹹陽的第二封信,以及一張地圖。
信中明確表明敵軍主力乃虛構一事,以及秦國借機攻伐巴蜀三國的真正目地!
信中還同樣表明,之所以不告訴贏華,就是要利用他衝動性子去找列國理論,從而徹底坐實主力一事,待列國聯軍走後,再進行告知即可。
司馬錯盯著眼前的信封,感動之情油然而生:“關乎秦國國運,相國就這般輕易告訴了我。”
“這是…何等的信任啊!”
“我司馬錯,定不負相國所托!”
司馬錯收斂心神,將地圖緩緩鋪開。
當記錄得比秦國城池還詳細的巴蜀地圖出現後,司馬錯瞳孔驟然縮成針尖。
手中的茶杯滑落,發出一聲脆響。
啪!
滾燙的茶水打濕了他的小腿,可他卻根本無暇顧及,隻是怔怔的看著地圖一眼又一眼。
幾秒後,淚水奪眶而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