餘朝陽望著奔騰的五匹烈馬,這才後知後覺。
原來車裂之刑並非商鞅首創,而是在此之前就已存在。
伍家父子的死亡並沒有讓這件事落下帷幕,伍子胥的畫像張貼全國上下。
楚平王放出重賞:“抓住伍子胥者,賞五萬擔封萬戶侯!”
楚平王憤怒如驚雷的咆哮聲停下,空靈而慈祥的旁白聲再起:
“父兄慘遭五馬分屍後,烈丈夫伍子胥開始了漫長的逃亡。”
“他遇山翻山,遇河淌河,哪怕雙足鮮血淋漓也未曾停下腳步。”
“直到他的至交好友申包胥出現,他這才駐足。”
“隻是兩人無論如何也不會想到,未來的某一天,他們的身份會迎來調換。”
旁白聲落下。
申包胥與伍子胥一前一後,漫無目的的遊走在乾枯的荒原上。
經過交談聽聞伍子胥一心想要滅國複仇,申包胥十分駭然:
“伍子胥,你可是楚人啊,你現在要借他國之力來滅自己的祖國,為毒夫一人而殃及社稷,不足取啊!”
見伍子胥不聽勸,申包胥十分痛苦:“作為楚人,我應當擒你去見楚王,為楚國除去一害。”
“可作為朋友,我又著實不忍你因一場陰謀冤案白白丟了性命。”
“罷了,你且去吧,我絕不會泄露你的行蹤,但我希望你能記住一句話。”
“你伍子胥能滅楚,我申包胥必能興楚!”
申包胥雙眼一閉,從懷中取出早早準備好的衣物。
“君不仁則臣不義,我為父兄報仇何來不孝之說,國主愚昧難道我也要愚忠嗎?”
“非大丈夫所為也!”
伍子胥憤恨不已,當即就轉頭離開,消失在了茫茫荒野中。
他打算出昭關到吳國借兵複仇,然昭關守衛森嚴,過往行人都要逐一排查,城門上甚至還貼著他的大頭貼。
就在他無計可施時,不遠處走來一位須發皆白的老翁,嚇得伍子胥魂飛魄散倉皇逃竄。
誰料這老翁卻是一眼就認出了他:“伍子胥!”
這老翁名叫東皋公,對伍子胥的遭遇十分同情,決定幫他度過這一難關。
“我有一位朋友與你形貌神似,我這就去請他助你拖住昭關守衛,讓你趁亂過關。”
說罷,東皋公起身作揖離開。
而這一走,就是整整一夜。
夜裡的伍子胥一刻也不敢睡,時刻擔心會有官兵前來擒拿他,再想起未來複仇之路的道阻且長。
就這樣滿目憂愁的一夜未眠,不知不覺捱到了天亮。
直到響起輕微的樹葉聲,他這才猛然驚醒,提劍來到窗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