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國聯軍依盟約而來,旌旗連亙數十裡,終於先後抵達魏國大梁。
樂毅駐馬遠眺,眼前這座雄武而破敗的城池令他心生唏噓。
曾幾何時,威震天下的大魏國,竟淪落至這般模樣?
那支由吳起親手打造的魏武卒,終究湮沒於歲月長河,再難尋覓昔日鋒芒。
城門處,魏王早候得腳邊積了層薄塵,見樂毅的馬駕近了,幾乎是小跑著上前,袍角掃過塵土都顧不上拂,臉上堆著殷勤的笑:
“上將軍長途跋涉,快隨本王入城!”
“美人、醇酒都備好了,休整一日再議伐齊也不遲。”
說罷便揚手,侍女們捧著錦帕上前,要替樂毅卸甲。
樂毅卻抬手格開,甲胄碰撞聲冷硬如鐵:
“王美意心領,隻是聯軍糧草日耗千金,多耽擱一日,諸國壓力便增一分。”
“當務之急,是檢閱大軍、定伐齊日程。”
魏王嘴角的笑瞬間僵成褶皺,攥緊的袖袍鬆開時,指節還泛著白,半晌才乾癟地笑:
“是本王考慮不周了。”
“既然如此,便由本王引路,請上將軍移步軍營。”
“有勞。”
眾人隨魏王前行,軍營輪廓漸次清晰。
儘管各國軍隊已在大梁駐紮一月有餘,魏王卻始終未敢親臨。
因為現在的魏國早已不是曾經的那個魏國。
真要是出現個三長兩短,哭都沒地哭去。
所以魏王很是好奇,好奇那支從未敗過的秦軍到底長什麼樣子。
是不是和傳聞中一樣,人人三頭六臂,青麵獠牙。
然而,隨著一行人漸入軍營深處,魏王臉上的好奇逐漸轉為陰沉。
他死死按住胸口,一遍遍揉著眼睛,幾乎不敢相信所見景象。
秦國派來的五萬軍卒,哪是什麼精銳之師?
分明是一群鬢發稀疏、齒搖發落、或缺臂或少腿的老弱殘兵!
即便間有四肢健全者,亦是寥寥無幾。
所以,秦國管這群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老人,叫精銳之師?
這……真的對嗎?
很明顯,他們被秦國擺了一道!
樂毅怒不可遏,直奔秦軍主將麵前,厲聲質問:“這就是你秦國的精銳之師?!”
“文正侯曾在洛邑向本將信誓旦旦保證,他又豈會失信與樂毅?”
“說……這是不是你暗自搞鬼!”
他聲嘶力竭,攥住秦將衣領的手臂因憤怒而顫抖。
此事關乎五國外交,若無文正侯授意,區區將領怎敢擅作主張?
隻是樂毅……不願相信罷了。
秦將麵冷如霜,反詰道:“上將軍此言何意?”
“我軍將士皆是從沙場退下的老卒,謂其身經百戰亦不為過,他們本可安享晚年,卻因不忍暴齊惡行,毅然參戰。”
“上將軍莫非是瞧不起這些老兵?還是瞧不起我大秦?!”
這頂大帽樂毅豈敢接下,他連連擺手欲辯,秦將卻不給他機會,繼續冷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