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虛的人往往更加愛不講理,因為她認為隻有這樣,彆人才不會知道她做出來的事情,很明顯賈張氏就是屬於這種人。
她吃了糧食,但是不想讓自己兒子知道,或者說是不想在自己兒子和孫子麵前丟了麵子。
賈東旭看著自己老娘這樣子,歎了口氣說道:“媽,淮茹也沒有說什麼,而且我說了,糧食的事情,我會解決的。”
“您這又是做什麼,省點力氣不好嗎?本來糧食就不太夠。”
他其實心裡也很煩躁,本來以為弄一次廢鋼能買點糧食,誰知道價格漲得這麼厲害。
賈張氏看了一眼自己兒子,其實她最大的底氣來源就是兒子,要是賈東旭真的不在乎的話,她就沒辦法了,說不定還會把她送回鄉下。
因為她是那種傳統型的女人,丈夫在的時候,就從夫,丈夫沒在,那就是從子。
賈東旭見自己老娘不再鬨,緊皺著的眉頭稍微舒展了一些:“我去休息了,淮茹,你收拾一下吧。”
第二天上午。
何雨柱正在技術科辦公室,李元走了進來。
李元看著何雨柱有些欲言又止的樣子,過了好一會兒,他才開口說道:“柱子,是這樣的,今天我到車間聽到一件事情,還和你有一點關係。”
何雨柱停下手裡的筆,他有些好奇地看向李元,來了點興趣:“什麼事情啊,還和我有點關係。”
“是這樣的,我到車間的時候,聽見工人同誌正在和車間主任講話,還提到了你。”李元說完,繼續說道:“他說他有一個朋友叫賈東旭,是你一個院子的,問能不能到新車間工作,說是家裡很困難,多幾斤糧食對他家很重要。”
何雨柱皺了皺眉頭,看向李元問道:“當時選拔的時候,標準製定好了的,既然沒有選上的話,肯定有理由。”
“我也不能說因為是我的鄰居,就網開一麵,再說現在的情況,哪一家不困難。”
“他們家的情況我知道,就算多了這幾斤糧食,也不會有多大的改變。”
他把賈東旭家裡的情況說了一遍。
李元聽得直皺眉頭,他有些不解地說道:“按理說的話,他們家不應該是老人心疼子女,然後老人帶著孫女或者說孫子回到鄉下。”
“這地裡總能刨食,實在不行,老太太應該回鄉下,她本來就是農村戶口來著。”
實際上如果按照大多數父母的想法,都是會這樣做的,但是偏偏賈張氏不是一般人,或者說她內心安全感不足,所以無論如何她都是不會回鄉下的。
因為她知道隻要回了鄉下,就有可能回不來,老死在鄉下。
何雨柱想了一下:“不說彆人家的事情,這叫放下助人情節,尊重他人命運。”
“咱們啊,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行。”
中午吃飯時間,譚勇特意早早地打好了飯菜,新車間這邊的糧票要多一些,因為他知道賈東旭每天中午吃得不多,所以想著幫襯一下。
“東旭,這邊。”譚勇朝著賈東旭招了招手。
賈東旭走了過來,今天他打滿了一份飯菜,因為他決定下午再去一次,這一次的話,多弄一些,今天怎麼著也得弄個幾斤棒子麵出來。
譚勇看著賈東旭的飯菜,見他根本就沒有留給家裡的意思。
“東旭,你家裡還成吧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