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現在才真正的享受著天倫之樂,當時把我母親接到城裡,讓我母親感受著這種慢下來的生活,這種生活更養身體。
等冬天我父親過來,我們一家人就會團團圓圓的在一起。到了開春我父母還得回去,因為老家的房子不能空。
房子不怕住就怕放,如果放時間長了。沒有人住。房子就容易倒了。這是農村人離不開家裡的主要原因。
因為農村的房子就是農村人的根。
隻有老房子在根就在。他們無論去哪兒都惦記了自己那個家。
雖然家並不富麗堂皇。甚至就是破房子,但是那裡有他們的根。他們不忍放棄放棄。
街頭非常的漂亮。路麵特彆的平穩,而且有的地方都是新鋪的柏油馬路,非常的壯觀,母親漫步在街頭,心情也非常的愉悅。
“還是城裡好啊,城裡環境特彆的好,高樓大廈。怎麼看怎麼心情舒服。”母親道。
“是啊,所以讓我爹享受著這種生活,這種生活非常的難得。”
“嗯,等到冬天都過來。好好的過這種生活。”王雪倩道。
“我們到開春還得回去,因為那家我們不能扔,如果家裡要長期沒人住,那房子就廢了,我們一定把這房子留住。”母親道。
“到時候再說吧,在這住一天是一天。”我慌忙的道。
其實我不願意讓我媽他們回去住。畢竟在這城裡住非常的美好。而且這也不像農村又點火又做飯的,還得整柴火,還是我家好。而且環境也好,非常的乾淨。所以我希望我父母留在這裡。
但是我們很難把他們留在這兒,畢竟他們惦記著老家的房子。老家的房子是他們的命。無論房子多麼的破。在他們心裡都是價值千金。
其實還真是這事,房子就怕沒人住。沒人住時間長了房子就塌了。
如果有人住就能維護房子。房子總收拾。房子越住越好。
不過現在先不說這事,等到時候再說。如果父母想通了直接搬過來,跟我們在一起也是挺好的。
我忽然明白了,我父母過來我的壓力大,而且社會成本非常的高。
父母也考慮了這些,也不想跟我們在一起過,我父母是自尊自愛的人,不想拖累兒女,他們的心思我懂。所以他們還留著老家的房子。
因為那裡是他們的根,如果在這兒住不好,他們可以回去住,繼續種地,可以養活自己。
在城裡就不一樣了,在城裡他們都沒有收入。在城裡什麼都要錢。讓他們無法承受。
不像在農村,能有糧食吃。不吃好的就能生活,而城裡則不同。城裡交費那費都得交。所以城裡的生活的資本就特彆的高。
這是農村人不願意住樓的主要原因。他們也知道城裡消費非常的高。
王雪倩加上我兒子,我們消費就非常的高,因為我兒子的奶粉很貴。母親要回老家,這一點我還是理解母親的心意的。
畢竟城裡再好,不是他們久留之地,這一點是無可厚非的。
不是有那句話嗎?父母家永遠是兒子家,兒子家不等於是父母家。
母親有這個想法,也在情理之中。同時母親在這兒住不慣。
雖然房子很好,景色也很好,但是這畢竟不是她的家。像這些農村的老人都是戀自己的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