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好……”
“一大爺局氣!”
“一大爺好樣的!”
聽到易忠海不是要大家捐款,所有人都大鬆了一口氣的同時,也響起了熱烈的掌聲,紛紛為易忠海叫好。
易忠海本人,則是淡定的擺了擺手道“曹魏這個事兒就這麼定了,不過我老伴,也就是你們一大媽跟我說,這要資助就要一碗水端平,不能幫了這家不幫那家。”
“所以我們兩口子商量了下,咱們院裡以後茲要是有年輕一輩考上大學的家庭,我們每月也都會資助上十元,直到大學畢業為止。”
這不用從住戶的兜裡出錢,隻要給個麵子,嘴裡碰上兩句有不掉塊肉,院裡的住戶自然樂意。
更彆說,隻要家裡有孩子能考上大學,自家也能得到易忠海的資助,這種好事他們就更沒理由反對了。
當即院裡人拍掌叫好的聲音就更熱切了。
同時一大媽人好心善的名聲也在院裡更加深入人心了。
而曹魏和分身曹休兩人則是相互對視一眼,大概弄明白了易忠海的套路。
他這是花小錢辦大事,玩一手定期投資啊。
好家夥,這易忠海一個月九十九的工資,再算上補貼哪個月不得一百多塊。
每個月拿出十塊,對於兩口之家的易忠海來講,這完全就不叫事。
但你不得不說,凡是你要是接受他資助完成學業的,畢業之後你還真就的記他這個情。
而且易忠海這算盤敲得也響,這個考大學的事本就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,整個院裡的年輕一輩的學習成績中,有考大學潛質的更是屈指可數。
他這完全就是拿曹魏做例子,在院裡鄰居麵前吊了一根可望而不可即的胡蘿卜,不用付出就能在院裡所有鄰居麵前賣個好,提高他在院裡的聲望。
要知道在原劇中,整個院的年輕一輩裡學曆最高的可就兩個。
一個是二大爺劉海忠的白眼狼大兒子劉光齊中專畢業,另一個則是中院小透明何雨水高中畢業。
除了這兩人之外,那是一個拿的出手的都沒有啊。
但就這倆人的成績,距離易忠海的資助也是有著很大一段距離。
更彆說,先知先覺的曹魏知道,在曆史的進程之中,他這一屆已經是最後一屆能讀完大學的了。
再往後待到起風停課,院裡的年輕人就是有能力考大學,也是沒有參加高考的門路。
可以說,趕不上這最後一班末班車,再想上大學那就要十年以後再上車了。
可到了那個時候,易忠海的承諾還能有效麼?院裡又還有幾個年輕一輩能達到易忠海許諾的條件?
所以站在曹魏的角度來看,易忠海這一波簡直是站在大氣層啊!
看穿易忠海盤算之後,曹魏心裡算是平衡了點。
雖然還有點被易忠海道德綁架的嫌疑,但畢竟自己沒什麼損失,易忠海也沒要求他必須做什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