劉曉傑二話不說,直接就掏出了手機,把手機的一張圖片分彆發給了李佩環和張麗麗。
那是一張產品銘牌的圖片。
雖然這張圖片上全都是不認識的外國文字,但這東西的產品標準卻是全世界通用的。
“這是三十二支的基布呀。”作為業內人士,李佩環最先看出了點兒門道:“歐洲那邊的貨吧?”
“產地是非洲,但卻是給歐洲那邊生產的。”
“這種基布,咱們國內都是96標準幅,隻有歐洲那邊才是80的小幅。”
在李佩環這個專家給出非常專業的數據之時,作為業務方麵的老手,張麗麗也給出了相當專業的意見:“傑子,我建議你不要做這方麵的業務?”
“為啥?”
“因為歐洲那邊的生產標準和咱們國內完全不同,這東西沒啥競爭力,就算是同樣的質量也不如國內的產品。”
“但是這批棉布的價格很便宜啊。”
“便宜也不行。”張麗麗的回答非常果斷:“要是東南亞那邊的棉布,或許還可以考慮一下,但非洲或者是歐洲就不行了,關稅方麵的事你比我懂啊。”
因為國內的優惠政策,從東南亞那邊進口的棉布,可以享受非常優惠的關稅政策,從某些國家進口甚至做到零關稅。
哪怕是同樣的商品,從“稅收優惠國”以外的國家進口,成本就得高出一大截。
這顯然不劃算啊。
“關稅和布幅方麵我已經考慮過了,但我覺得還是有利可圖,因為這批棉布隻賣半價。”
五折?
那就是半價呀!
要是五折出售的話,瞬間就可以抹平所有的不利因素。
“五折?那你還猶豫個什麼勁兒啊?”張麗麗頓時兩眼放光:“這麼便宜的東西,有多少咱們要多少。”
遇到這種“大開門”的便宜貨,肯定有多少要多少啊,反正也不用擔心賣不出去。
這樣的“基布”,很多行業都可以用得到,真的不用為銷路發愁,所以張麗麗才敢於說出“有多少要多少”的“豪言壯語”!
“有多少要多少?沒你說的那麼輕鬆。”劉曉傑笑嗬嗬的看著眼前的這兩位美女:“這批棉布的數量很大……”
當劉曉傑說出“數量很大”這個四個字的時候,以李佩環的縝密和張麗麗的精明,立刻就明白是怎麼回事了:這批棉布的數量肯定不是一般的大,已經大到了讓劉曉傑都為難的地步。
“你說的數量很大……到底有多少?”
“這樣的棉布足足有四千多噸。”
四千多噸?
李佩環和張麗麗頓時就驚呆了!
喜歡市井大亨請大家收藏:()市井大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