搞公益事業的好處,劉曉傑和關義已經實實在在的“領教”過了,就比如說上一次讚助的那個老年人棋牌比賽吧,這才過去幾天呀,就已經“回本”了。
所以,二人對於這種事情的態度已經有了一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:不僅不反對,而且還很熱情。
尤其是關義,作為一個鐵杆的球迷,他對足球格外上心,隻是有個事情他始終搞不明白:花個十萬八萬的吧,就能冠名一支足球隊,怎麼會這麼便宜?
足球隊啊,絕對是一件很燒錢的事兒。
就比如說那些國際著名的球隊吧,無論是英超的曼聯、切爾西,還是西甲的巴塞羅那、皇家馬德裡,哪一支足球隊不是享譽世界,哪一支球隊不擁有幾個超級足球明星?
這樣的足球隊背後,全都是站著一個甚至幾個財團?動輒就是幾個億,而且還是美元。
雖然國內的足球隊遠遠不能和這些“豪門球隊”相提並論,但也不可能這麼“便宜”呀!
無論國內的甲a足球聯賽踢的有多臭,也不管那些球迷罵了多少年,讚助這些球隊的都是一些國內“響當當”的大企業,就算是最一般的“青訓隊”也要花不少錢呢,怎麼也不可能隻花十萬八萬的吧?
對於這個明顯“違背常理”的問題,那個被黃老稱為“小劉”的中年婦女馬上就做出了解釋:“殘疾人足球事業,和職業比賽是兩碼事……”
殘疾人足球,和足球職業聯賽確實不是一個概念:首先殘疾人足球的參賽人數比較少,上場的球員隻有五到七名,就算是加上候補啊、隊醫啊、教練啥的,滿打滿歲整支球隊也就二十來人的樣子。
而且,殘疾人的足球比賽缺乏觀賞性,所以也就沒啥“廣告效應”可言,所以冠名的價格才會這麼便宜:“殘疾人足球隊,隻有比賽前夕才會訓練一段時間,等到比賽結束就解散了。”
有了賽事就訓練一下,沒賽事的時候乾脆就直接解散,這就是殘疾人足球隊的生存現狀。
總的來說,殘疾人足球隊的比賽,與其說是一種體育競技,還不如說是一種政治任務更加貼切。
“咱們市的殘疾人足球隊,就沒個俱樂部啥的嗎?”
“沒有。”中年婦女的回答非常乾脆:“眼下,全國範圍內,都沒有專業的殘疾人足球隊,至於說俱樂部那就更加的無從談起了。”
現如今,即便是國足的讚助商,都是一再減少,像這樣的殘疾人足球隊因為缺少廣告效應和商業收入,自然也就沒有人願意讚助了,所以隻能在比賽之前臨時找幾個當地的企業,花點錢讚助一下,僅此而已。
當這位中年婦女一直和劉曉傑與關義說起讚助之時,諸葛雲對這個事情似乎並不怎麼關心,一直都在和那位黃老談及“校友之誼”。聽了這句話之後,諸葛雲忽然扭過頭來,用一種輕描淡寫的語氣說道:“既然咱們國內連一支專業的殘疾人足球俱樂部都沒有,為什麼不搞一個出來呢?”
如果僅僅隻是讚助一場比賽,那確實花不了三瓜倆棗的。但要是搞一個殘疾人俱樂部,順便再培養一支專業的殘疾人足球隊,那就不是“仨瓜倆棗”的事兒了。
“搞殘疾人足球俱樂部?培養專業的殘疾人足球隊?這是要花很多錢的啊,咱們殘聯這邊可拿不出那麼多資金,也沒有哪個企業願意這麼大筆的投入。畢竟這更多是一種福利,沒有一般足球隊那麼大的商業價值,而且國內還沒有這樣的先例……”
雖然諸葛雲對足球完全就是個外行,但她對這個事情卻充滿了興趣:“正是因為沒有先例,咱們才要搞啊。要拿出敢為天下先的精神,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……”
“可是……這事兒吧,可能沒有那麼大的廣告價值哦。”
聽了這句話,諸葛雲立刻就笑了:“剛才黃老已經說過了,殘疾人事業就是一項典型的慈善事業,不能光考慮商業價值,還得充分考慮一下社會影響和社會責任。要是真這麼搞的話……您覺得得花多少錢?”
“要是搞俱樂部的話,花銷真的很是不小呢。”這位中年婦女開始掰著手指頭算“經濟賬”:“既然是要朝著專業化的方向在做,至少要有一名專業的教練,還得有兩個教練助理,除此之外還得有引導員一到兩名,隊醫也是絕對不能少的……”
“除了這些之外,還要置辦相應的器械和專用場地……場地這一塊咱們殘聯這邊可以想辦法解決。”仔仔細細的計算了一番之後,這位中年婦女終於說出了一個數字:“就算是咱們殘聯這邊能支援一點資金,至少還有一百萬的缺口……而且還是緊巴巴的恐怕還不夠的。”
“一百萬不夠,那就兩百萬好了。”就好像是在說起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兒,諸葛雲完全就是一副大包大攬的架勢:“要是我們拿出兩百萬,應該是夠了吧?”
“兩百萬?那肯定是夠夠的了!”中年婦女用不是和確定的語氣看了看劉曉傑,然後又看了看諸葛雲:“你們星火公司真的準備拿出這麼多錢來?”
小主,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,後麵更精彩!
兩百萬啊,劉曉傑肯定不會出這筆錢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