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在外麵跑業務的劉曉傑和關義回到公司的時候,已經是下午四點多了。
剛一回到公司,就看到了老鄭。
這個老鄭其實一點都不老,最多也就是三十歲掛零的樣子,隻是因為入行比劉曉傑他們早兩年,所以才習慣性的稱他為“老鄭”。
在星火公司剛剛創建的那段時間,劉曉傑曾經和這個老鄭有過些生意上的往來,雖然談不上多麼深厚的交情,但也可以算是一個比較熟悉的同行了。
“鄭哥?你什麼時候來的呀?”
老鄭趕緊站起身來,熱情的和劉曉傑打著招呼:“來了一會了,原本想給你打個電話,聽這個小姑娘說……”
朝著柔柔指了一指之後,老鄭繼續麵帶微笑的寒暄著:“她說你出去談業務去了,反正我也沒啥事兒,不好耽誤你的大業務,就稍微等了一會兒。”
這個老鄭雖說是同行,但卻已經很久沒有聯係過了,今天專門跑過來,肯定是有什麼事情。
但他既然不主動開口,劉曉傑也就故意揣著明白裝糊塗,不停的和他寒暄客套著:“鄭哥,最近的生意還不錯吧?”
“也就那樣兒吧。”為了彰顯自己就是劉曉傑的熟人,老鄭的身體往前湊了湊,故意用和老朋友拉家常的那種語氣說道:“我那個公司就是個微不足道的小攤場,饑一頓飽一頓的瞎湊合唄。”
商貿這一行,看起來好像很風光,其實並沒有看起來那麼光鮮。
真正賺了大錢的其實少之又少,虧的血本無歸的也不算很多,絕大多數都是出於“半饑半飽”的“瞎湊合”狀態。尤其是那些本錢少實力弱的小公司,平時看起來業務量也不算少,紅紅火火的很像那麼回事,但大多都隻是賺點辛苦錢,一個不留神就有可能虧一大筆,一年到頭也就白忙了。
這種狀況是商貿行業裡頭的常態,一點都不稀奇。
“我那個小公司你又不是不知道,也就是做點雞毛蒜皮的小業務,吃點彆人吃剩下的殘羹冷飯。雖說我比你入行早幾年,但卻從來沒有賺過啥大錢。”
說到這裡的時候,老鄭的語氣中帶著明顯的奉承之意:“還是劉總你有能耐啊,這麼短的時間就發展壯大了。”
“啥發展壯大啊,鄭哥你就彆撿好聽的說了。”
“我可不是在拍你的馬屁。”通常情況下,說出這句話的時候就表示要拍馬屁了:“咱們這個圈子裡頭,誰不知道你賺了大錢?幾個億的大生意做著,早就賺的盆滿缽滿。和你比起來,我就真的不夠看了呀。”
“鄭哥太客氣了。”
說著說著,老鄭就下意識的摸出了一盒“芙蓉王”,客客氣氣的遞給了劉曉傑一根。
“我不抽煙,鄭哥你是知道的呀。”
這位老鄭原本想給自己點上一根,但馬上就意識到在人家的公司裡頭抽煙似乎有點不大合適,趕緊就把那包“芙蓉王”揣回了兜裡。
劉曉傑知道這個老鄭抽煙抽的很凶,一天至少三包打底,一看這個架勢就知道他的煙癮上來了,隨即嗬嗬一笑:“鄭哥你要想抽就抽吧。”
“還是彆了,影響不好,影響不好。”老鄭笑了笑:“傑子……哦,不,劉總啊,聽說最近你們公司接了個供水工程的大單子?”
劉曉傑已經知道他想要說點什麼了,故意笑嗬嗬的看著他:“你的消息可真靈通,聽誰說的呀?”
“聽那個誰說的……就是那個誰……”老鄭下意識的停頓了一下,臉上掛著“恰到好處”的那種微笑,隨即就說出了他早已經在內心中琢磨了很久的那句開場白:“有這回事嗎?”
“有。”
“能不能……我是說……能不能分給我一點業務?”談起這個話題的時候,老鄭顯得格外小心,語氣也變得更加謙卑了,“憑咱們的交情,既然我厚著臉皮來了,你多多少少也得給我點麵子吧?”
想要承接劉曉傑的業務,這才是老鄭的來意。
張叔給的那筆業務,瑣碎繁雜到了極致,光是各種型號的配件、管材以及雜七雜八的輸水設備,就有好幾百種之多,這就是業內人們常說的“散單”。
那麼多種貨物,規格、型號千差萬彆,就憑星火公司這點人手,要想一個一個的去談,就算是活活累死也忙不過來。
所以,在絕大多數情況下,都會主動把這筆業務拆散,交給同行們去做,讓他們幫忙去“拚貨”。
這就意味著劉曉傑必須要拿出一部分利潤分給同行,在提高效率的同時也讓同行們能喝到一口湯。
想當初,在做秦長基那筆業務的時候,他就是這麼乾的。
這本就是行業的一種常態。
雖然這麼做的話,那些同行的利潤會很低,但他們根本就不需要麵對客戶,可以省去很多麻煩。而且完全不需要等很長時間的客戶回款,隻要把貨物送過來然後找劉曉傑要錢就行了。
一般情況下,這種事都會分給那些有過合作的熟人去做,這個老鄭已經很久沒有劉曉傑聯係過了,能不能喝到“這口湯”,連他自己的心裡都沒有底,所以才會故意強調以前的那點交情。
本小章還未完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!
“鄭哥呀,既然你都已經這麼說了,麵子肯定是要給的。”劉曉傑馬上就拿出了兩頁“商品清單”,笑嗬嗬的遞給了他:“你看看這點貨,能不能幫我湊上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