甲木與己土相合能化為土五行,乙木與庚金相合能化為金五行,丙火與辛金相合能化為水五行,丁火與壬水相合能化為木五行,戊土與癸水相合能化為火五行。
《考原》中說:“五合”的原理,源於方位數字相配合而形成的對應關係。
《河圖》中,一與六、二與七、三與八、四與九、五與十,各自形成相合的數組。
以十天乾的排序來看,第一位是甲,第六位是己,所以甲與己相合。
第二位是乙,第七位是庚,所以乙與庚相合。
第三位是丙,第八位是辛,所以丙與辛相合。
第四位是丁,第九位是壬,所以丁與壬相合。
第五位是戊,第十位是癸,所以戊與癸相合。
這種對應關係,本質上是數字序列與天乾位次的結合,體現了五行相生相克的自然規律。
陶宗儀在《輟耕錄》中記載了兩種解釋“十乾化五行”的理論:
1.歲首月建推導法:以一年中第一個月正月)的天乾為起點,根據五行相生關係確定合化結果。
例如,甲年、己年的正月天乾為丙甲年正月為丙寅,己年正月為丙寅),丙屬火,火生土,所以甲己合化為土。
同理:
乙年、庚年正月天乾為戊戊寅),戊屬土,土生金,故乙庚合化為金。
丙年、辛年正月天乾為庚庚寅),庚屬金,金生水,故丙辛合化為水。
丁年、壬年正月天乾為壬壬寅),壬屬水,水生木,故丁壬合化為木。
戊年、癸年正月天乾為甲甲寅),甲屬木,木生火,故戊癸合化為火。
這種方法以歲首月建的天乾為“引子”,通過五行相生鏈條推導出合化後的五行屬性。
2.遇龍則化法:“龍”指十二地支中的辰土,辰為水庫,象征五行能量轉化的樞紐。
當合化的天乾組合在辰月三月)出現時,若辰的天乾與化神五行一致,則合化成功:
甲己合土:辰月天乾為戊戊辰月),戊屬土,與化神土一致,故甲己合化為土。
乙庚合金:辰月天乾為庚庚辰月),庚屬金,與化神金一致,故乙庚合化為金。
丙辛合水:辰月天乾為壬壬辰月),壬屬水,與化神水一致,故丙辛合化為水。
丁壬合木:辰月天乾為甲甲辰月),甲屬木,與化神木一致,故丁壬合化為木。
戊癸合火:辰月天乾為丙丙辰月),丙屬火,與化神火一致,故戊癸合化為火。
這種理論強調“辰”作為化神臨位的關鍵作用,認為辰月的特殊氣場能引發天乾合化的質變。
總結:本章節主要講了。
《命理探源》中“五合五行”的核心理論圍繞天乾五合的合化機製、條件及其對命局的影響展開,強調五行能量的動態平衡與辯證應用。
以下從理論基礎、合化條件、實踐邏輯三個維度進行係統性總結:
一、五合五行的本質與理論根源
1.數理與星象的雙重溯源
天乾五合甲己合土、乙庚合金、丙辛合水、丁壬合木、戊癸合火)的根源可追溯至《河圖》數理與星象運行規律:
一六共宗甲己)對應土星經天,主中正之合。
二七同道乙庚)對應金星經天,主仁義之合。
三八為朋丙辛)對應水星經天,主威製之合。
四九作友丁壬)對應木星經天,主仁壽之合。
五十同途戊癸)對應火星經天,主無情之合。
這種數理與星象的關聯,構成了五合五行的哲學基礎。
2.陰陽調和的辯證思維
五合本質是陰陽相克關係的轉化:
陽乾甲、丙、戊、庚、壬)與陰乾乙、丁、己、辛、癸)通過“隔五相克”形成動態平衡,如甲木克己土,但陰陽相吸促成合化。
合化後的五行屬性並非簡單疊加,而是通過“陽從陰化”或“陰從陽化”實現能量重組,例如甲己合土後,甲木的生發之力被土吸納,轉化為“中正厚重”的特質。
二、合化成功的核心條件
1.鄰乾作合與月令引化
空間鄰近性:天乾需相鄰如年月、月日、日時)才能合化,隔位則力量分散,難以形成有效聯動。
月令決定性:合化五行必須得月令生扶,例如甲己合土需生於辰戌醜未月,丁壬合木需生於寅卯月,否則合而不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