推年法的核心規則
推年法的關鍵,是根據人出生年份的乾支為主導,以「立春」節氣作為劃分年份的核心標準,具體有三種情況:
1.本年正月立春後出生:直接以本年的乾支作為年柱如2023年立春後出生,年柱為癸卯)。
2.本年正月立春前出生:以上一年的乾支作為年柱如2023年立春前出生,年柱為壬寅)。
3.本年十二月立春後出生:以下一年的乾支作為年柱如2023年十二月立春後出生,年柱為甲辰)。
手掌快速推算示例以年齡逆推乾支)
案例一:今年乙卯年假設為1975年),某人49歲
推算步驟:從本年1歲)起為乙卯,順推每10年乾支逢11歲、21歲、31歲、41歲):
11歲:乙巳乙卯順推10年,地支卯→巳,天乾不變)
21歲:乙未巳→未)
31歲:乙酉未→酉)
41歲:乙亥酉→亥)
從41歲乙亥)逆推8年4941=8):亥→戌→酉→申→未→午→巳→辰→卯?
此處原文可能筆誤,正確邏輯應為:從41歲乙亥197540=1935年),逆推8年為19358=1927年,對應丁卯年地支亥逆8位:亥12→子1→醜2→寅3→卯4→辰5→巳6→午7→未8,誤,實際應按乾支表逆推:乙亥12)逆8位為丁卯4),因128=4,丁卯為第4號乾支)。
結論:49歲生年為丁卯年1927年)。
案例二:今年丙辰年假設為1976年),某人71歲
推算步驟:從本年1歲)起為丙辰,順推每10年乾支逢11歲、21歲、31歲、41歲、51歲、61歲):
11歲:丙午丙辰順推10年,地支辰→午,天乾不變)
21歲:丙申午→申)
31歲:丙戌申→戌)
41歲:丙子戌→子)
51歲:丙寅子→寅)
61歲:丙辰寅→辰,60年一循環,回到丙辰)
從61歲丙辰)再順推10年到71歲:丙辰→丁巳→戊午→己未→庚申→辛酉→壬戌→癸亥→甲子→乙醜→丙午實際應為順推10年,61歲丙辰,71歲為丙辰+10=丙午,因乾支每10年天乾相同,地支辰→午隔2位,10年地支順行10位=辰+10=辰+122=午)。
結論:71歲生年為丙午年1906年)。
立春交節時刻的關鍵影響
案例三:丙午年假設為1966年)正月初九日出生
情況1:巳時生911點)
萬年曆記載該日午時1113點)立春,巳時在立春前,雖屬農曆正月,仍屬上一年乾支。
結論:年柱應為乙巳年1965年)。
情況2:午時生1113點)
午時已交立春,正式進入丙午年,年柱為丙午。
案例四:丙午年十二月十九日戌時生1921點)
萬年曆記載該日酉時1719點)立春,戌時在立春後,雖屬農曆十二月,已屬下一年。
結論:年柱應為丁未年1967年)。
核心邏輯總結
1.節氣為綱:無論生於正月或十二月,均以立春時刻為分界,早於立春屬上一年,晚於立春屬下一年。
2.掌上捷法:通過地支順推逆推每10年天乾不變,地支順行10位),結合60年乾支循環如61歲回到本命年),快速定位生年乾支。
3.曆書校準:必須參照萬年曆精確核對交節時間如某時某分立春),避免因時間誤差導致年柱錯誤。
此方法強調“時間精準性”與“乾支循環規律”的結合,是八字排盤中確定年柱的核心技術,確保命局分析的基礎數據準確無誤。
總結:本章節主要講了。
《命理探源》中的“推年法”是八字命理學中確定年柱乾支的核心方法,其核心在於以節氣立春)為年分界線,結合曆法規則與乾支推演邏輯,精準定位出生年份的乾支屬性。以下從五個維度總結其核心內容:
一、推年法的核心準則:以立春為年界
1.嚴格的節氣劃分
年柱的分界點為立春,而非農曆正月初一或公曆元旦。
具體規則為:
立春後出生:屬本年乾支如2025年2月3日立春後出生,年柱為乙巳)。
立春前出生:屬上一年乾支如2025年2月3日立春前出生,年柱為甲辰)。
十二月立春後出生:屬下一年乾支如2025年12月22日立春後出生,年柱為丙午)。
這一規則體現了“以時統勢”的思想,將年柱與自然節律緊密綁定。
2.曆法校準的關鍵意義
袁樹珊強調:“推年之法,視人所值生年乾支為主,以立春節為綱”。
這章沒有結束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