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行相克的基本順序
木元素能夠克製土元素,土元素能夠克製水元素,水元素能夠克製火元素,火元素能夠克製金元素,金元素能夠克製木元素。這就是五行之間相互克製的基本關係。
洛書中的五行相克規律
洛書的數字排列規則是:南方為九宮戴九),北方為一宮履一),東方為三宮左三),西方為七宮右七),東南方為四宮、西南方為二宮二四為肩,即左右上方),東北方為八宮、西北方為六宮六八為足,即左右下方),中央為五宮五居中央)。
根據洛書的數字與五行的對應關係:
北方一宮與東南四宮的數字一六)對應水元素,南方九宮與東方三宮的數字二七)對應火元素,因此水元素一六)克製火元素二七)。
火元素二七)對應南方九宮與東方三宮,西方七宮與西北六宮的數字四九)對應金元素,因此火元素二七)克製金元素四九)。
金元素四九)對應西方七宮與西北六宮,東方三宮與東北八宮的數字三八)對應木元素,因此金元素四九)克製木元素三八)。
木元素三八)對應東方三宮與東北八宮,中央五宮的數字五)對應土元素,因此木元素三八)克製土元素五中土)。
土元素五中土)對應中央五宮,北方一宮與東南四宮的數字一六)對應水元素,因此土元素五中土)克製水元素一六)。
這便是洛書體係中五行相克的順序。
《白虎通》對五行相克的解釋
《白虎通》中說:五行之所以相互“相害”即相克),是天地自然的本性。
具體來說:
水勝火水克火):因為“眾勝寡”水為眾多,火為寡少,水多可以澆滅少量的火)。
火克金:因為“精勝堅”火的精煉之氣能熔化堅硬的金屬)。
金勝木金克木):因為“剛勝柔”金屬的剛硬能夠砍伐柔韌的木材)。
木勝土木克土):因為“專勝散”樹木的根莖專注生長,能突破鬆散的土壤)。
土勝水土克水):因為“實勝虛”堅實的土壤能夠堵塞虛浮的水流)。
對“相害”與“相勝”的注釋
編者按:《白虎通》中提到“相害”和“相勝”,雖然沒有直接使用“克”字,但含義其實相同。
《說文解字》解釋“害”為“傷害”。
《增韻》解釋“害”為“殘損”。
唐代學者顏師古《師古》)指出“五勝”就是五行之間相互勝過即相克)。
《廣韻》解釋“勝”為“與‘負’相對”即一方勝過另一方,形成克製關係)。
因此,“相害”“相勝”與“相克”在命理學術語中本質一致,均指五行間的克製關係。
從基本概念、洛書數理、經典文獻《白虎通》)及術語辨析四個層麵,係統闡釋了五行相克的原理,強調其本質是自然規律的體現,且不同文獻中的“相害”“相勝”等表述均等同於“相克”,共同構成了中國傳統五行學說的核心理論。
總結:本章節主要講了。
“五行相克”,書中以《淵海子平》《三命通會》等典籍為基礎,結合作者的實踐經驗,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論體係。
以下從理論框架、實踐應用、動態平衡三個維度展開分析:
一、五行相克的理論框架
1.基礎邏輯
書中明確五行相克的基本順序為:金克木、木克土、土克水、水克火、火克金。
這一關係源於自然現象的類比,如金屬工具可砍伐樹木金克木)、水可滅火水克火)等。
袁樹珊強調,相克本質是五行間的“能量製衡”,而非絕對的毀滅,例如“火克金”需火勢足夠方能熔金,若金旺火旺則形成“火煉真金”的良性互動。
2.十神體係中的相克關係
作者將五行相克與十神正官、七殺、正印等)結合,構建了命理推演的核心模型:
正官克比肩:如木日主遇金官星,代表規則對自我的約束,需身強方能擔官。
傷官克正官:如木日主遇火傷官,體現才華對傳統秩序的突破,但若傷官過旺則易招是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