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命理約言》又說:確定命局格局時,首先看月令月支)的當令五行,其次看該五行是否得勢得到其他乾支的生扶)。
無論是判斷日主的強弱,還是官殺、財星、印星、食傷等十神的強弱,都要先以月令為基礎推導。
例如,木五行在春季寅卯月)為當令旺相,尤其在驚蟄之後、穀雨之前卯月),木氣最為強旺。
在秋季申酉月)為失令衰弱,尤其在白露之後、霜降之前酉月),木氣最為虛弱。
但如果木的同類五行如年日時柱見甲乙木、寅卯木)眾多,得到廣泛扶持,那麼即使生於秋季,木也能由弱轉旺。
若木的勢力孤弱,又被眾多克神如金五行)克製,那麼即使生於春季,木也會由旺轉弱。
其他五行的旺衰判斷,都可依此類推。
神峰張楠張神峰)提出一個觀點:生於月令當令之月的五行如木生春月),反而難以承受過多克神,隻能接受一兩個克神,克神太多必然受克。
而生於非當令且受克之月的五行如木生秋月),若得到生扶如日時柱見水、木),反而能承受克神。
經過多次實踐驗證,這個觀點非常準確。
有人認為這是“違背常理”的見解,但我考察舊命例後發現確實存在這種情況——這其實是五行盛衰相互依存的自然規律,並非違背常理。
至於月令地支所藏的天乾如寅藏甲、丙、戊,辰藏乙、戊、癸),取用方法如下:
以甲木生於寅月為例,首先考慮月令本氣甲木正官或比劫),其次考慮所藏的丙火食神)、戊土偏財)。
若寅木被衝克損壞,導致甲木無氣,則取用丙火或戊土為用神。
若寅木未受損,但丙火或戊土中有一個透出天乾,形成清晰的十神格局如丙火透乾為食神格),則優先取用透出的藏乾。
若沒有上述特殊情況,則不會舍棄本氣甲木,轉而取用丙火、戊土。
其他月令藏乾的取用,均遵循這一原則。
舊書稱“行大運時必不可衝月令,衝則必定不利”。
但人生六十歲左右,無論順行大運還是逆行大運,都會遇到衝月令的情況如寅月生人遇申運),但許多人依然安富尊榮,並非都不利。
況且:
有些格局並不依賴月令當令之神如從強格、調候格)。
有些月令當令之神強旺至極,不怕衝克如寅月木旺,逢申金衝,木旺金衰,反激木氣)。
怎能一概而論?
隻有原命局僅依賴月令當令之神,且該神本身單弱無力時,衝月令才會真正帶來不利影響。
總結:本章節主要講了。
《命理探源》中的“”是八字命理分析的核心方法論,係統闡述了月令在命局中的提綱挈領作用及具體應用規則。
以下是其核心內容的總結:
一、月令的本質與核心地位
1.提綱挈領的定義
月令為月柱地支,代表出生時的節氣與季節能量,是衡量八字五行旺衰的基準。
袁樹珊繼承傳統理論,強調月令如同“八字之綱”,其五行屬性直接決定全局的五行氣數分布,例如:
生於春季寅卯月),木氣當令,木五行最旺。
生於夏季巳午月),火氣當令,火五行最旺。
月令對日主旺衰的影響力占比約50,是判斷命局強弱的首要依據。
2.排盤的節氣準則
月令更替以節氣為準,而非農曆月份。
例如:
立春至驚蟄為寅月,驚蟄至清明為卯月,以此類推。
若出生在節氣交接前後,需嚴格核對具體時刻,避免排盤錯誤。
二、月令與五行旺衰的判斷
1.十二長生訣的應用
月令地支對天乾五行的旺衰狀態通過“十二長生”長生、沐浴、冠帶、臨官、帝旺、衰、病、死、墓、絕、胎、養)進行細化分析。
例如:
甲木生於寅月臨官)為得令,生於子月沐浴)則氣弱。
袁樹珊強調需結合全局乾支,避免孤立判斷月令旺衰。
2.五行寄生十二宮的辯證
月令地支的藏乾本氣、中氣、餘氣)反映五行的複雜能量。
例如:
辰月為土之月令,藏乾乙木餘氣)可能削弱土的力量,需結合其他乾支綜合判斷。
袁樹珊反對將月令五行簡單劃分為“旺”與“衰”,主張通過十二宮動態分析五行的強弱層次。
三、月令與四柱的互動關係
1.對日主的直接影響
得令與失令:日主五行與月令同氣為得令如甲木生於寅月),主先天根基穩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