又有這樣的說法:舊的命理學說稱太歲為諸煞之首。
但太歲實為至尊之星,並非煞神,隻是各種神煞皆由太歲的天乾地支衍生而來。
流年太歲的作用機製:
流年太歲的天乾地支,可對原命局四柱起到扶持或抑製作用,對大運乾支則起到輔助作用。
具體有以下幾種情況:
太歲的天乾與地支,可能都對原局和大運構成吉利如均為喜用神)。
可能都構成凶險如均為忌神)。
可能天乾為吉、地支為凶;
也可能天乾為凶、地支為吉。
這些都需要綜合觀察並深入分析。
批判舊書重乾輕支的誤區:
舊書中往往隻取太歲天乾分析如認為天乾克日主即凶),但考察曆來記載,每年太歲均稱“太歲在甲子”如甲子年),從未隻說“太歲在甲”僅提天乾)。
再看年神方位圖,地支“子”下標注“太歲”,天乾“甲”下並無,可見太歲應以地支為核心,為何舊書卻詳於天乾、忽略地支?
反駁“犯太歲必凶”的偏見:
舊書又認為“日乾克太歲”如日主為甲,太歲為戊土,甲木克戊土)稱為“犯太歲”,“日乾合太歲”如甲日乾合己太歲)稱為“晦太歲”,均主凶禍,這是片麵之見,在“流年論”中已辨析過。
至於“征太歲”的說法指以下犯上),尤為荒誕。
“征”是上位者征伐下位者,而太歲在命局中如君主,豈能以下犯上?
真正需警惕的情況:
隻有當陽乾太歲克陽乾日主如甲太歲克丙日主)、陰乾太歲克陰乾日主如乙太歲克丁日主),且太歲地支又衝克日支如子太歲衝午日支),即“天克地衝”時,才可能間或有不利影響。
總結:本章節主要講了。
《命理探源》中“論太歲”一章以傳統子平命理為基礎,係統闡述了太歲在八字命理學中的核心地位及其對流年運勢的影響。
袁樹珊結合《三命通會》等經典理論,提出以下核心觀點:
一、太歲的至尊屬性與雙重形態
1.太歲為一年之主宰
太歲被視為“年中天子”,掌管全年吉凶禍福,其力量淩駕於其他神煞之上。
袁樹珊強調太歲“至尊,非煞也”,其本質是一種需敬畏的氣場能量,而非單純的凶神。
2.當生太歲與遊行太歲
當生太歲:指出生年份的乾支,為終身根基,代表家族、父母等先天因素。
遊行太歲:即流年乾支,每年輪轉,主導當年運勢變化。
二者需結合分析,如當生太歲與流年太歲相和則吉,衝克則凶。
二、犯太歲的類型與吉凶分野
1.衝克太歲的兩大核心形態
歲傷日乾:流年天乾克日乾如庚年克甲日),屬“君治臣”,雖有小災但無大礙,因上治下順理成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