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文:
五十一歲,初行申運。申為日乾壬水之長生,理作全吉論。無如寅申犯衝,必先蹈危機,後乃獲福。自五十二歲至五十五歲,漸履通衢。五十六歲乙運。乙庚有化金之功,是以居榮泰之地,處崇高之位也。
譯文:
五十一歲,剛開始行申運。
申是日乾壬水的長生之地,按理應當全為吉運。
無奈寅申相衝,必定先陷入危機,然後才能獲得福氣。
從五十二歲到五十五歲,漸漸走上通途。
五十六歲行乙運。
乙與庚有化金的作用,因此處於榮泰的地位,身處崇高的職位。
注解:
長生:五行十二長生中的長生階段,此處申為壬水長生。
通衢:暢通的大路,比喻運勢順遂。
乙庚化金:乙木與庚金相合化金,增強金的力量,助力用神。
原文:
惟五十九歲戊申年、六十歲己酉年,歲乾克日,歲支逢衝,定見災耗。六十一歲行酉運,與日支之申、年支之戌三合而為金局。雖提綱之卯衝酉,亦不為害。《書》雲:貪合忘衝。即此義也。如是觀之,災去福來,翹足可待,又何必畏葸過慮哉。中下格。
譯文:
隻有五十九歲戊申年、六十歲己酉年,歲乾克製日乾,歲支相衝,必定會有災耗。
六十一歲行酉運,與日支的申、年支的戌三合形成金局。
雖然提綱的卯木衝酉金,也不造成危害。
《書》中說:貪於相合而忘記相衝。就是這個意思。
如此看來,災去福來,踮起腳就可以等到,又何必畏懼退縮過度憂慮呢。
此為中下格局。
注解:
歲乾克日、歲支逢衝:流年天乾克製日乾,流年地支與命局地支相衝,主災耗。
三合金局:申酉戌三合金局,增強金的力量,助力用神。
貪合忘衝:相合的力量大於相衝,故衝不為害。
原文:
(為某和尚推)
丙午壬子丁酉辛未
寅庚命安
七六五四三二十初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己庚辛壬癸甲乙丙
醜寅卯辰巳午未申
譯文:
這是為某和尚推演命理時的八字排盤及輔助信息。
核心八字四柱乾支依次為年柱丙午、月柱壬子、日柱丁酉、時柱辛未。
“寅、庚、命、安”是四柱輔助關聯標識,“寅”關聯年柱丙午的地支屬性年支為午,寅與午存命理交互參考),“庚”關聯月柱壬子的天乾屬性月乾為壬,庚與壬存五行生克關聯),“命”突出日柱丁酉代表命主自身的核心地位,“安”暗含時柱辛未關聯的晚年運勢安穩之意。
“七六、五四、三二、十初”是人生運勢階段的年齡節點,分彆對應七十六歲、五十四歲、三十二歲、十歲左右。
“——”為空白標注,無特殊權重或輔助信息。
“己庚、辛壬、癸甲、乙丙”是不同階段的大運天乾組合,分屬土金、金土、水木、木火屬性。
“醜寅、卯辰、巳午、未申”是配合大運天乾的地支組合,分屬土木、木土、火、土金屬性,與天乾共同構成完整大運周期。
注解:
八字排盤:通過年、月、日、時四柱乾支呈現命主先天五行分布,是運勢推演的核心依據。
大運乾支:“大運”為命理中十年一步的運勢周期,天乾與地支的五行屬性會與原局八字產生生克作用,影響對應階段運勢走向。
原文:
壬水日元,生白露節後,人每以金旺水相言之。孰知其逢丁聯合,化而為木,已失水之本真。辨吉論凶,隻可以化木解決,萬不能再泥正五行之水言也。此化木於秋月,金風乍起,落葉漸多,較之三春之條達者迥殊。
譯文:
該命主以壬水為日乾,出生在白露節氣之後,人們常認為此時金氣旺盛、水氣得助金能生水,故言“金旺水相”)。
但壬水遇到丁火相合後化為木氣,已失去水的本真屬性。
判斷此命吉凶,隻能按“化木”格局分析,絕不能再拘泥於正五行中“水”的屬性談論。
這種在秋天化為木的格局,此時秋風剛起、落葉漸多,與春季木氣舒展條達的狀態相差甚遠。
注解:
日元:即日乾,代表命主自身,是命理分析的核心出發點。
化木格局:命理中“天乾五合”的特殊格局,壬水與丁火相合化為木,此時需按“木”的屬性分析吉凶,而非原五行“水”。
金旺水相:五行旺相休囚死的狀態,秋季金氣當令為“旺”,水氣受金生扶為“相”,是常規五行狀態判斷。
原文:
《經》雲:當王者貴,今失令若此,非王也。烏可以貴言哉。
譯文:
《經》中說:五行中當令得時的如春季木、夏季火),命主往往顯貴;如今此命的“化木”格局在秋天失卻時令助力,並非“當王”狀態,怎能說會顯貴呢。
小主,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,後麵更精彩!
注解:
當王者貴:命理經典論斷,指五行中得時令、占主導地位的“當王”),往往對應命主顯貴的運勢。
失令:指五行或格局不符合當前季節的助力,秋季金旺木衰,“化木”格局缺乏時令支持,故為“失令”。
原文:
所幸月帶孤虛,而不犯衝擊。為人夙具善根,應卜早成法器。既去其繁華名利,必進於定慧圓通。再能寄跡水涯、藏身香國,尤當先知先覺、達彼上方。
譯文:
所幸月柱帶有“孤虛”特質,且命局無衝克刑害情況。
命主天生有善根,應當能早早成為合格的佛門修行者“法器”)。
既然已摒棄世間繁華名利,必然能在禪定與智慧上達到圓通境界。
若再能寄身水邊、安處佛寺,尤其能成為有先知先覺能力的人,達到修行的較高境界。
注解:
孤虛:命理特殊標識,此處指命局無衝克,氣質清孤,適合佛門修行。
法器:原指佛教修行所用器物,此處借指“合格的佛門修行者”,契合“和尚”身份。
定慧圓通:佛教修行術語,“定”指禪定,“慧”指智慧,“圓通”指二者兼備、無滯礙,是修行較高境界。
香國:代指佛寺,因佛寺常焚香,故有此稱。
原文:
三十五歲前,百般困頓。近來十年,苦少甘多。
譯文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