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家十要(言語)_命理探源【譯注】_线上阅读小说网 

星家十要(言語)(1 / 2)

原文:

孔子曰:敏於事而慎於言。蘇格拉底曰:天賦人以兩耳兩目一口,使人多聞多見而少言語。此皆寡言垂教者也。

譯文:

孔子說:“做事勤勉,說話謹慎。”

蘇格拉底說:“上天賦予人兩隻耳朵、兩隻眼睛和一張嘴,是為了讓人多聽、多看,少說話。”

這兩位都是通過少言來傳遞教誨的人。

注解:

“敏於事而慎於言”出自《論語·學而》,是儒家對君子言行的核心要求,袁樹珊將其引入命理師“言語”準則,強調行動優先、言語審慎。

蘇格拉底的論述體現西方哲學中“多觀察少妄言”的認知邏輯,袁樹珊引中西先賢觀點,共同支撐“寡言垂教”的合理性,為後文討論言語規範鋪墊基礎。

“寡言垂教”指不依賴過多言辭,而通過言行示範或精煉表述傳遞道理,與命理師“言貴精不貴多”的要求一致。

原文:

雖然雄辯亦學問最要之事。故教育家之講授,演說家之談論,皆非雄辯不為功。否則言者諄諄,聽者欲睡,有何益哉?

譯文:

儘管如此,雄辯也是做學問中極為重要的事。

所以教育家授課、演說家演講,都必須依靠雄辯才能見效。

否則,說話的人懇切教導,聽話的人卻昏昏欲睡,又有什麼用處呢?

注解:

“雖然”表轉折,承接前文“寡言”,指出雄辯在特定領域的必要性,體現袁樹珊對“言語”的辯證認知——非否定雄辯,而是強調“因地製宜”。

“言者諄諄,聽者欲睡”形容言辭枯燥、缺乏感染力的狀態,袁樹珊以此反襯雄辯對傳遞信息的重要性,為後文區分“星卜家”與其他職業的言語差異做鋪墊。

此處“學問”泛指各類需要通過言語傳遞知識或觀點的領域,並非僅指傳統學術。

原文:

至星卜家之判斷,似不拘此。然亦須理明辭達,不激不隨,始可令人了解。

譯文:

至於命理師的推斷,似乎不必拘泥於雄辯。

但也必須做到道理明確、表達通順,不過於偏激,也不盲目附和,這樣才能讓人理解。

注解:

“不拘此”指不局限於“雄辯”,因命理推斷需以客觀、理性為核心,而非靠言辭感染力,體現袁樹珊對命理師職業特性的精準把握。

“理明辭達”是命理師“言語”的基礎要求,“不激不隨”指既不誇大吉凶以煽動情緒,也不迎合求測者而違背命理邏輯,這與《星家十要》中“忠實”準則直接呼應。

此段明確命理師與教育家、演說家的言語差異,突出命理推斷“以理服人”的本質。

原文:

大致宜忠實,忌阿諛。宜雅馴,忌卑陋。宜簡潔,忌瑣碎。再能輕重得當,巨微檢點,則更善矣。

譯文:

大致來說,言語應當忠實客觀,忌諱阿諛奉承;

應當文雅得體,忌諱粗鄙淺陋。

應當簡明扼要,忌諱繁雜瑣碎。

如果還能做到輕重分寸恰當,大小細節都留意,那就更好了。

注解:

“忠實”指如實解讀命局,不誇大或隱瞞吉凶,是命理師“言語”的倫理底線。

“阿諛”指為迎合求測者而刻意說吉利話,違背職業操守。

“雅馴”意為文雅規範,“卑陋”指語言粗鄙或低俗,體現袁樹珊對命理師文化素養的要求,與“敦品”中“視聽言動合禮”的準則一致。

“輕重得當”指重點突出命局核心信息,“巨微檢點”指兼顧關鍵趨勢與細節提示,二者共同構成命理師“言語”的實用性要求,確保推斷既清晰又全麵。

總結:本章節主要講了。

《命理探源》中的“言語”思想集中體現了袁樹珊對命理師職業素養的深刻思考,其核心是通過規範的語言表達實現命理指導的社會價值。

結合《星家十要》及書中實踐案例,可將“言語”內容歸納為以下四個層麵:

一、語言規範的基本原則:忠實、雅馴與從容

袁樹珊在《星家十要》中明確提出,命理師的語言需遵循三大準則:

1.忠實於命理本義:反對“阿諛奉承”或“故作高深”,要求以客觀態度解讀命局。

例如,他批評某些從業者為迎合求測者而誇大吉兆,強調“吉凶了然,批談不俗”。

2.雅馴與文明表達:主張使用文雅、規範的語言,避免“卑陋”措辭。

這種要求與傳統士大夫的文化修養觀一致,體現了命理學作為“小道”卻需承載“大道”的定位。

3.從容與節製:倡導“繁簡得當,巨微腦點”,反對急躁或冗長的表述。


最新小说: 漫畫重啟後,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:穿書八零,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: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: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